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对测试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在工作中,确实会用到。测试用例设计得越全面,线上问题肯定越少,合理地运用这些设计方法,可以减少冗余用例,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
常见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八种,下图中标红的是需要掌握的。优先级从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方向排序。每种设计方法,我都会分析,今天我们先一起看看什么是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官方定义:将程序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举例说明:
拓展:
等价类划分法,基本上是测试人员耳熟能详的一种方法,所以这个方法是必须要掌握的,面试或笔试的时候都可能会被问到。等价类划分法一般和边界值分析法相结合,来完善我们的测试用例。
什么是边界值分析法?
定义: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测试要点: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的值。相当于对于等价类划分的测试用例的补充。
举例:
淘宝购买某个产品,每个用户下单数量限制在10个,请使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
先确定边界值:1和10,测试用例如下:
测试数据 |
预期结果 |
0 |
不支持下单 |
1 |
可以下单 |
5(1和10之间任意一个数字) |
可以下单 |
10 |
可以下单 |
11 |
不可以下单 |
边界值分析法,在工作中用得非常非常多,比如输入框限制200个字符,需要测试输入200个字符,是否成功并正确保存到数据库,输入201个字符,系统是如何提示,1:提示只能输入200个字符?2:直接截取200个字符?3:直接报错?等等
如果大家对上一篇等价类划分法有印象,会发现很多用例是二者相结合,上一篇的例子,2000<=Y<=2020,无效等价类的用例取值分别是:1999,2021
常见用到边界值分析法的案例
1:翻页控件
2:自增长控件
3:输入框的数字限制
......
最后,关于软件测试学习,offer选择等等,都可以通过后台私信交流。需要学习资料或者帮忙修改简历也可以私信!!也可百度搜索“特斯汀软件测试腾讯课堂”或关注公众号“特斯汀软件测试”,里面涵盖很多精彩免费视频或干货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