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银行发行开放式产品需要面临比较突出的流动性风险,也催生了银行对流动性管理的需求。
来源/普益标准
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是指为保持流动性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保证具有应付客户提存、偿付借款、满足必要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二是保持流动性缺口最小,不致形成资金闲置。对于开放式产品来说,投资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比较自由地申购或赎回,银行就需要预留一定的现金或者容易变现的资产以备投资者的日常赎回,这些特点也决定了银行发行开放式产品需要面临比较突出的流动性风险,也催生了银行对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流动性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通常在银行体系内既有一套日常规范,也存在应急策略和方案。
首先,在资产配置上,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强弱,存在一个可选择的配置比例范围。以流动性管理发展比较好的美国为例,通常是留存总资产5%-10%左右的现金作为准备金,以应对客户的赎回请求;分配总资产20%左右的资金投资于国债,作为银行的二级准备金来补充流动性;剩余资金分两部分进行投资,一部分投资于流动性高的资产,如蓝筹股,以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快速以低成本变现;另一部分投资于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这部分投资带来的高收益,有助于提升整个资产组的收益水平。
其次,在资金赎回上设置一定的约束。现阶段比较典型的做法是根据投资者持有产品的期限长短提供不同的收益率。这种收益设置方式本质上是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面临的赎回压力,降低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再者,对投资者进行分析和评估,尽可能提前掌握赎回规模。投资者的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投资者行为的评估,投资者的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流动性偏好,在进行开放式产品销售时,客户通常需要填写一些基础信息表,以及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银行一般会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转换为一些可以预测投资者行为的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是投资者结构的安排,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通常比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更具稳定性,在产品对象设计上银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投资者结构,投资者结构的合理化有助于实现资金端和资产端的流动性匹配。
最后,保障资金来源。面对突发性的赎回情况,保证资金的及时获取有助于银行应对客户的大规模赎回需求。目前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资金投资时设置一定的赎回条款,即银行对募集资金投资时,与投资标的的管理方签订预警条款。二是开拓一些短期融资渠道。如在债券与货币市场利用国债回购或逆回购工具,与同业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协议等,当出现连续性的巨额赎回请求时,具有保障性的资金筹措能够缓解流动性不足问题。
重要声明
本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均来源于各机构公开发布的信息,我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代表报告当日的判断和建议,仅供阅读者参考,不构成对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保证对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进行任何变更。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报告内容而导致的投资损失、风险与纠纷,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普益标准”。我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于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