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效应:不断创新,避免原地踏步
“内卷化效应”概念被广泛运用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术研究中。“内卷化”其实并不深奥,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内卷化”现象比比皆是。
思想观念的固步自封,使得打破“内卷化模式”的第一道关卡就变得非常困难。
分析个人的“内卷化”情况,根本出发点在于其精神。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一生只能如此,那么他的命运基本上也就不会再有改变,生活自此充满自怨自艾;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有一番作为,并付诸行动,那么他便可能大有斩获。
“内卷化”的结果是可怕的。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企业,微观到一个人,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如同车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无谓地消耗着有限的资源,浪费着宝贵的人生。
生活陷入“内卷化”的普通人迫切需要改进观念,而那些成功人士也要更新理念,否则“内卷化”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为什么有些人注定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小老板?并非他们不想做大做强,而是思想观念停滞在小的层面。小老板需要精明,而大老板不仅需要精明,更需要气度。
总而言之,一个企业或一个人要想摆脱“内卷化”状态,就要先确信自己是否还有上进的志气。如果有,再看看自己的实力是否强大。精益求精,发挥极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只有充分地发挥自身力量,才能突破和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比较优势原理: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任何优势都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上的,都是相对的,没有比较,优势就无从谈起。在国际贸易中有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这个理论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原理告诉我们:对一个各方面都强大的国家或个人而言,聪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强势,处处逞能,而是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
反之,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弱势的国家或个人也不必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的先天不足,要知道“强者”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为了它自身的利益,“强者”必定留出地盘给“弱者”。比较优势原理的精髓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举报
评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