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量是一切资产价格变动之母。投资者如果能够把握资金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将对资本市场投资大有裨益。所以,正确理解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每位投资者的基本功。公开市场操作术语众多,让初学者望而生畏。而且很遗憾,目前的一些研究性文章要么过于晦涩,要么分析不够全面。作者试着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阐述这一话题。
先抛出结论。
资金量变化=常规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SLF±MLF±PSL
资金量变化为正,宽资金;资金量变化为负,紧资金。宽资金也叫easy money,往往有利于资产价格上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事物层出不穷。信息量太大之后,为了保护大脑的正常认知,神经系统自动会把人们不想了解的信息略去,或用更简单的方法进行处理。这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盲从和偏信。大们对于不明白的事情,往往习惯于只听结论,而很少去推敲支持其结论的种种论据,哪怕是胡说八道充斥其中。
言归正传!为了正确理解央行的货币政策,我先解释一下几个基本名词(专业人员可以直接跳到文章最后面),然后再从原始数据出发,解释了解货币政策运行的最佳方法(非常简单,聪明的你一听就会明白)。
名词解释:
投放量:向市场投放资金的数量,松货币,一般表现为利率下降。
回笼量:向市场回收资金的数量,紧货币,一般表现为利率上升。所谓物以稀为贵。
央票:调解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的工具。发行央票,对商业银行回收资金;央票到期,对商业银行释放资金。期限为3个月到三年。
债券逆回购:央行买入债券,出借资金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逆回购到期回收资金,减少商业银行流动性。
债券正回购:央行卖出债券,回收商业银行流动性,正回购到期,释放资金,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央行投放流动性的一个工具。期限很短。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企业和个人交税形成的财政收入存放于央行,央行可以以定期的形式存放到商业银行,每次存放的金额及利率影响着市场流动性。存放金额高,利率低,释放流动性。存放金额低,利率高,回收流动性。
常备借贷便利(SLF 酸辣粉):央行向金融机构贷款,满足长期资金需求。总额增加了,利率降低了,就是放松,反之,收紧。
中期借贷便利(MLF 麻辣粉):央行向金融机构贷款,满足中期资金需求。
抵押补充贷款(PSL 配送啦):央行向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满足长期资金需求。
罗里吧嗦的事情终于解释完毕,以下以2018年最后一周央行操作来阐述如何读懂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及操作造成的影响。
公开市场周净投放明细表
新闻联播的画风是这样的:央行在12月24日,通过公开市场进行了期限为14天,金额为200亿的国债逆回购。很不直观,对不?但如果把这些枯燥的文字制成图表后,看着就直观多了。按照净投放=投放量-回笼量的公式,本周净投放为2300亿人民币。为正,就是宽松的货币,为负,就是紧缩的货币。
再结合之前较长周期,如六个月的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和未来预期投放量情况(逆回购到期情况),基本上就可以洞悉货币市场走势了。
六个月的操作投放情况
未来六个月预计操作投放情况
看到这里,读者们估计心里都乐开了花了吧,这也太简单方便了。
我们再放出下面的其它公开市场操作的神龙出来,让此话题完美结束。
中标利率显端倪
短期放水工具
中标利率显端倪
看到没,利率降了,宽松了嘛。
是不是很愉快,好一目了然呀!!
2018年开始,央行加大了对“酸辣粉SLF”、“麻辣粉MLF”和“派送啦PSL”三个工具的使用。所以,我们再补充一下上述三个工具的趋势数据:
酸辣粉数据
麻辣粉数据
派送啦数据
Tip:每次央行公布完政策后,自己把这个表格补充完善一下,综合分析后,就很容易得出货币政策的真实状况。
祝读者朋友们都成为解读货币政策的专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