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货币购买力和汇率的关系(汇率变化是怎样影响购买力的)

汇率变化是怎样影响购买力的

各种因素导致的汇率升值,自然可以立即导致美元名义GDP提高,相应的可以促使进口商品显得便宜起来,商品进口能力明显提高,人均实际GDP跟着提高。但是,这个提高幅度是较小的,比如,汇率升值10%,可以导致人们多消费10%的进口商品,但是进口商品只是人们消费商品的一部分,国内生产的商品暂时不受影响,这意味着人均实际GDP的提高幅度会小于10%。

在发达国家,大部分消费是国内服务性的劳务消费,可以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是较小的,这导致发达国家汇率升值对实际GDP的影响比发展中国家小。澳大利亚美元名义GDP的大幅度上升,只带来实际GDP的小幅度上升就属于这个情况。

美国这类大型发达国家,制造业和农业占GDP的比例不足15%,而制造业和农业构成了国际贸易商品的主体部分,这意味着可以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领域(这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和农业及部分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大约在20%附近,汇率升值10%,只会促使人均实际GDP提高幅度不足2%。也就是说,国际贸易行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与汇率百分比波动幅度的乘积,就是实际GDP的波动幅度上限。这个结论不仅适合货币汇率升值,也适合货币汇率贬值。用汇率波动来表示汇率的升值或贬值,用实际GDP的波动来表示实际GDP的上升或下降。

上面讨论的是汇率波动可以迅速带来的实际GDP波动情况。实际上,汇率变化可以长期促使实际GDP的逐渐变化。比如,汇率升值10%,不仅可以立即让国民购买国外商品的能力提高10%,还可以对国内的各种产业产生刺激效果,逐渐淘汰原来的低效率产业或企业,促使各种产业的平均运行效率提高。这些行业的平均效率提高以后,国民收入水平也会有一个相应的提高,国民生活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被提高了,最终的影响是,如果人们的消费比例不变化的话(人们的消费比例或消费结构会随着收入增加而改变,这类似于恩格尔系数原理,在小幅度收入变化的情况下,消费结构会变化很小,可以认为不变化),汇率升值10%(等效于人均美元名义GDP增长10%),长时间后,最终会促使人均实际GDP提高幅度相当于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商品的行业的总产值占GDP比例值的10%的比例。同理,如果汇率贬值10%,长时间后,最终会促使人均实际GDP降低幅度相当于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商品的行业的总产值占GDP比例值的10%的比例。

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商品的行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值,发达国家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中国的这个比例格外高,汇率波动对中国国民实际GDP的影响应该格外大。

有了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更清晰的感觉到,自己主动的压制自己货币升值是多么愚蠢。当然自己主动的促使自己的货币长期升值,也是难以办到的事情。货币升值还是贬值,最好交给市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