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新的单位后,老板准备进行融资,安排搭建财务模型,这是一家初创公司,前期的账务非常混乱,竟然都没有建立过账套,所以财务模型搭建也比较简单。
首先,了解目标的商业模式,对目标的收入、成本和费用进行细化分解、分清楚渠道、收入驱动、定价、以及各自的变化趋势。
正好我入职赶上了预算工作,正好旁听了各个项目负责人对预算的沟通会,快速的掌握了商业模式,了解了收入的构成,定价原则、单价以及各种变量游乐清晰的认识,对于各项成本费用的预测也非常清晰,与收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掌握了,这对搭建财务模型有很多的作用。
其次,确定财务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收入、费用、运营资金等等。
假设条件,不同行业之间差异极大,主要内容是 收入、成本、费用、人工、应收应付、税率的条件。这是基于上一步商业模式了解来确定的。
毛利。根据假设条件计算收入、成本,包含VAT,计算到毛利。
运营费用,是一个标准化内容,根据假设条件里的假设计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折旧摊销,也是标准化的内容,折旧摊销表。
净利润,根据上述的内容计算出净利润。
现金流,剔除掉非付现成本。
估值,根据项目需求定制。对公司的估值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Free Cash Flow,Terminal Value(P/S,P/EBITDA、P/EBIT,P/E)、IRR、NPV等都可以在这里计算。
最后,强调财务模型的要点,那就是是准确性和可扩展性。
准确性是指财务模型的计算方式必须和真实经营同步。
可扩展性,搭建的财务模型一定会遇到调整,也就是假设的调整,比如增加收入渠道、增加费用项目、预测区间从3年增加到5年等等。为了能够最快的做出调整,财务模型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这就要求良好的公式基础。任何一个公式,都要想一下,如果把这个公式复制到下一行,或者中间插一行之后会不会出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