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生意难做、钱难赚?有没有办法让你的生意好起来?
核心一个观点,市场来到存量阶段,只有用非常手段洗劫市场,才能让你真正赚到钱。
具体咋干?三招:掠夺、捏造和本体。
先说掠夺战。
存量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市场总量基本上到头了,每年所谓的增长,其实是通货膨胀产生的。
如果你把通货膨胀减掉,这个行业,几乎是0增长。
而且,多数行业,都会有巨头在前面挡着,各地还有腰部企业,剩下的小鱼小虾,就很辛苦了,只能垂死挣扎。
咋办呢?记住这个逻辑,既然是存量市场,就说明了,行业彻底没了增量空间,你以前用的所有招,都是基于抢增量市场的利润。
但现在,增量市场没了,只剩下存量。存量市场蛋糕就这么大。生存之道,除了掠夺别人的地盘,没有其他路径。
咋掠夺呢。
我拿大家熟悉的鞋服行业来说。
我们不说头部的玩法了,说了普通创业者,也没法抄。就说小鱼和大鱼的打法,全国的腰部大鱼,你去看,不管公司是啥模式,但本质,都是在想办法快速掠夺,吃掉小鱼的地盘。
比方说,某某品牌,想要开拓北方市场,最省钱,最快速的办法,不是自己开店,是快速吞掉小鱼。
他会放出话去,你们这些小店,反正生意也不好,我可以把你的店给收了,你只要挂我的门头,我就给免费铺货,还给你各种补贴和兜底政策。
小鱼们当然愿意了,反正自己也是半死不活,现在有人来兜底,无所谓呀。
那么,大鱼这么做对他有啥好处啊。
好处,除了表面上的地盘变大,本质其实是为了往上掠夺。
鞋服的产业链很清晰,上游打板生产,中游品牌采购,下游经销商卖货。
你如果是中游的品牌批发商,你想多赚钱,要么底下人帮你多卖货,要么上游多让利。
现在是存量市场,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拼到最后,价格就是王道。
所以,你必须拿到足够性价比的货,可问题是,上游凭啥给你让利呢。
这就是你吃掉小鱼的目的,原来你一年只能拿货一百万双,现在你可以拿一千万双,一双鞋让上游多让利一块钱,不算多吧,但你对来说,就是1千万的利润呀。
拿着这些钱,你可以反哺经销商,让自己的品牌更有竞争力,也可以搞内部建设,
继续做大做强。
而如果你不能快速跑马圈地,掠夺来大批的低成本市场,那么就会处处受同行的成本优势碾压。
总之一句话,在存量市场,只有把盘子做大了,你才有资格吃到整个产业链的利润。
做不大的,就只能等死。
但光搞定产业链还不行,想在存量市场赚钱,用户买单才是核心。
而让用户买单的关键,就是捏造战。
存量市场有一个特点是,供给泛滥,不管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人搞。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一整根人参养生饮料,这东西,你说,不是智商税是啥,但人参养生这个认知,就是有人会为它买单,所以,这玩意卖的还不错。
其实稍微懂点行的都知道,现在的人参比青菜还便宜,青菜好赖论斤卖,人参那玩意,它论吨卖,因为一根单卖太便宜,才几毛钱。
你再往前推,以前的碧生源减肥茶,是不是也是一个套路,最早这个牌子叫藏秘排油茶,为啥叫这个名字。
也是捏造了一个事实,说是西藏人为啥没胖子,就是藏茶排油,所以,你如果想减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像西藏人一样,坚持喝藏秘排油茶。
后来被封了,这玩意又改名碧生源减肥茶,当然,换汤不换药,只是又捏造了一个新事实而已。
不知道你,或者身边人,有没有喝过碧生源的。
一般人,喝完的反应是拉肚子。
人家牛就牛在这了,平时你拉肚子,是不是会有这瘦了好几斤的感觉,现在喝完我的减肥茶,也拉肚子,那多喝几包,多拉几次,不就瘦了吗。
你就说,这事听起来有没有毛病吧,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捏造的事实。
可架不住小姑娘们乐意呀,所以,碧生源后来还上了市。
他们是咋捏造的呢。
捏造事实,有三宝。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佛教有多厉害就不用多说了,可你有没有琢磨过,为啥大家这么信仰佛教,要知道,按照我们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来说,那都是封建迷信呀。
佛门信徒无数的关键,就是所谓的三宝,僧宝、佛宝和法宝。
佛宝就是诸天大佛,也是大家朝圣的偶像;僧宝就是现实中的信徒;法宝就是修炼秘籍。
把这三宝对照到商业,也是一样一样的。
拿碧生源来说,偶像是请的明星代言,你看,明星喝了我的减肥茶,也瘦了呀;僧宝是一大批的忠实粉丝,这玩意买的人越多,就卖的越好,大家会在潜意识里想,别人都买了,我也来试试,这就是消费者证言的威力。
最后的法宝,就是它宣传的减肥逻辑,不管是多么扯淡的产品,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方法论靠不靠谱的关键,不是他的功效有多好,真要轮减肥功效好,少吃多运动,绝对是最好的减肥方式,可没人愿意呀。
这话等于白说。
大家要的是满足自己的隐形需求,减肥的隐形需求,是躺着不动弹也掉肉,所以,你捏造的事实,必须顺着这个认知,但又不能完全顺应,最好是快半步,快一步就理解不了了,完全顺从又没有新鲜感。
这也是为啥,现在的消费品,要不停的造新概念的原因。
搞定了产业链,搞定了用户心智,还是不够,最后还需要搞定自己,因为所有成功的核心,就是自己。
这就需要最后一招,本体战。
这个时代,多数人之所以生活困顿,最大的原因,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环境问题,是本体缺失。
前段时间,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和北大毕业的三个女生的对话火了。
对话本身没啥说的,就是一次不太同频的沟通罢了,如果是北大女生和农村妇女,这样聊,大家不会意外。
但现在,农村妇女变成了三个北大女生,让所有人猛然意识到,中国某些女性所谓的独立女性主张,是多么的扯淡。
聊的这个姑娘,从一开始就把话题扯到了婚姻上,问上野,你不结婚是因为受过男人的伤吗,后面全是家长里短,老公长婆婆短。
在所有的人认知里,北大女生,就是独立女性的代表。
但事实上,这个女生,小的时候是父母的女孩,上学了是老师的好学生,读了北大又成了北大女生,毕业了,按理说彻底长大了,应该是自己的自己,可她又成了谁的老婆,谁的妈妈。
唯独没有自己。
她现在全部的人生就是老公,孩子和家庭。其实这样也没啥,可拧巴就拧巴在,她要做个现代独立女性,不想被家庭束缚。
我们不谈这个姑娘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发现,多数人的一生,就是标签化的一生,北大的,华为的,谁的孩子,谁的父母。
但你自己是谁?。
却并不知道。
这就是多数人生活困顿的原因,主体缺失,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的人,怎么会过得好呢。
而且,人越缺啥,就会越想补啥。
所以,现在的市面上,能爆火的消费品,基本上都是在补充人的某种缺失。
注意,不是简单的生理需求,是精神上的。
举个例子,我在抖音关注了一个大妈,这个大妈,也没啥牛的,一辈子普普通通,只是在50多岁的时候,开始自驾全国游。
她的粉丝,不用我说,你都能猜到,就是那些被困在家里,又渴望走出来的家庭主妇。
大妈,就是弥补了他们勇气这部分的缺失。
回到商业,除了我刚说的用掠夺战搞定供应链,用捏造战搞定用户心智,其实核心,还是你自己,到底是什么满足谁的那部分主体缺失。
这个事,首先是你这个主体,有没有自己鲜明的价值主张,有没有自己的规矩,有没有自己的方向。
你因为有了这些,你就会比一般的主体更有能量,你的能量就会吸引更多的人。
想一想,你之前为啥要支持华为,你是因为华为真的好,还是被任正非强大的主体能量吸引。
包括你买苹果,是不是,也是因为乔帮主展现出来的,无与伦比的主体魅力。
我就是我,我就是光,我就是一切。
咋让自己的主体有魅力。
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为此我要做怎么样的改变。
把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并且一步步地去实现,最终你就会成为那个浑身发光的人。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清醒一点吧。
这个世界早都变了,未来的市场会更难做,存量都是好的,有些行业的存量也在萎缩。
如果你想活下去,就记住这三招,掠夺、捏造和主体战。
但也不要过分悲观,因为怂人面前全是坎,骏马面前无沟壑。
干就完了,创业就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要么被泪水打湿,要么被汗水打湿。
你会选哪一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