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投资风险主要有哪些(投资人主要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创业公司融资时,往往对投资人的很多做法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投资人的处境,当然也不明白投资人的心理。其实投资人的很多做法,都只不过是为了规避风险。那投资人通常面临哪些风险呢?

 

1、人的风险

创业投资最大的风险,是人的风险。

不同于银行贷款等债权投资,做创业投资是没有抵押担保的,看准了就要一笔钱砸下去。并且投资之后,投资人也不参与企业经营,投资款处在创始人的掌控之下。如果创始人自发或被迫,动了侵害投资人利益的想法,那他是有很多机会和便利条件的。

除了上述的道德风险,还有一些人的风险,更是防不胜防。比如,创始人的配偶离婚要求分割股权、上市后操作失误被责令退市等。这些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事实。

投资人会通过尽职调查、投资条款等多种措施,来约束创始人,以降低相关的风险。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投资人因此受损的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2、商业风险

创业公司很多,能够获得投资人青睐,并拿到融资的也不少。但一路过关斩将能冲到IPO的,毕竟只是极少数。很多企业经营不到三年就倒闭了,还有更多的,在不死不活中煎熬。

被投资的企业,经常要面对很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要想永远不犯错误,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不能犯战略性、关键性、严重性的错误,否则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3、市场风险

市场经济状况,尤其是IPO市场的变化,对投资人影响巨大。

经济有周期,是企业经营所处的大环境。任何企业的运营,都难逃经济周期的影响,只不过大小不同。

相对于经济周期,IPO市场的变化,对投资人的影响更为直接。迄今为止,IPO市场已停摆八次,每一次都对整个创业投资行业,造成了重大影响。处在其中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无一能够独善其身。

4、政策风险

政策包括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对所投企业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以投资新兴产业为主的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机构,更应对政策的动向保持高度关注。

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很多新兴产业处在萌芽状态时,政策是空白和不明朗的。但政策早晚会出,属于那只还没有落下的靴子,前景如何,充满很大不确定性。

总结: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是外部风险,是投资人和创始人人力所不能掌控的,只能分析、研究、预测、顺应。

但商业风险和人的风险,就属于内部风险了,是通过努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和驾驭的。所以这两项(尤其是人的风险),通常是投资人风险管控的重点。

 

专门投资创业公司的行为和机构,被称为创业投资。成功的创业投资,回报可以达到十几倍,甚至上百上千倍。这种高回报,是驱动这个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

但与高回报相对应的,是高风险。创业公司失败率很高,投资他们又没有抵押作为担保,投资风险的确是很高的。所以当初创业投资被引入中国时,人们把它翻译成风险投资。

为规避投资风险,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总结,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风险管控措施和体系。尽管它不能完全杜绝风险,但只要妥善运用,规避掉所有主要、重要的风险,还是没有问题的。

投资人常见的风险规避措施有:

1、尽职调查

投资人投资一个创业公司前,一般都要做尽职调查,以深入、全面的了解投资对象的情况。尽职调查的类型,一般包括法律、财务、业务、团队。

法律方面由律师完成,财务方面由会计师完成,业务和团队一般由投资人内部人员完成,有时也会外聘专业人士协助工作。

天使投资人投资数额小、项目多,如果对每个项目都做全面的尽职调查,成本会很不划算。并且,天使投资的项目一般都处于种子期,也无法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所以,很多天使投资人是不做尽职调查的,而这往往会留下隐患。

为解决这种问题,有些天使投资人,会做简易尽职调查。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又能规避掉大部分风险。关于此,可参见《9C资本力:天使投资人法律顾问》。

2、合同条款

投资人和创始人,不管洽谈时口头都承诺了什么,最终建立投融资关系并确定权利义务的,还是合同条款。它是投融资关系的基石,将奠定双方关系的基调,并主导其发展方向和脉络。

最主要的有两个文件:Termsheet和投资合同。可不要小看这两个文件,它们可是创业投资行业的专业精髓。每个条款背后,都凝结了血的教训,和无数专业人士的智慧精华。

3、董事会

既然创业投资风险那么大,那投资人就不可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必然要投资很多企业。而投资人的人手又有限,所以就不可能介入到每个投资企业的日常管理。况且,他们的主业是投资,经营企业也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但这并意味着,投资人就会对所投企业放任不管。对投资的每一家企业,他们都会在董事会层面参与企业的管理。并且,还会拥有很多特殊权利。

4、派驻人员

最常见的是派驻财务人员。创业公司融资前,一般财务方面都不规范。投资人派驻财务人员,一方面可以帮助建立完善、规范的财务制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投资款使用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化。

创业公司无力支付很高的工资,经常很难吸引到急需的人才。所以,除了财务人员,投资人有时候也会向所投企业派驻高管,甚至CEO。

5、投后管理

投资人把一大笔钱投出去,不可能就不管了,必然要进行后续的监控和服务,也就是投后管理。

参与董事会和派驻人员,也属于投后管理。只是它们比较重要,所以单独拿出来讲。但投后管理不限于参与董事会和派驻人员,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好的投后管理,既能给所投企业带来很多资源和帮助,又能很好的管控和降低投资风险,是对投融双方都有好处的。

总结:一般的创业投资机构,上面的这些措施都有。但能发挥的作用大小,却差别很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各投资机构,在这些事情上的专业程度不同。

我见过不少关键条款遗漏、表述错误、格式混乱的Termsheet和投资合同。如此重要的文件都不严谨周密的投资机构,你很难相信他们有良好的风险管控体系。

这样的机构,不但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与创始人的关系中占据先机和主动,还会留下很多可以被创始人利用的漏洞。如果创始人有心并善用这些漏洞的话,就很可能会使投资机构处于受制和被动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