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复兴药业最新消息(复星医药全球商业化能力持续提升)

近日,复星医药公布2022年度(“报告期”)经营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

 

记者了解到,作为复星医药创新转型成效“代表作”之一: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复星医药细胞治疗平台复星凯特的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截至2022年末,已被纳入70个省市的城市惠民保和超过60项商业保险,备案的治疗中心超过130家。截至2023年1月末,奕凯达®已治疗近300位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转化落地

 

市场的成效来自于复星医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方式,复星医药持续丰富创新产品管线,提升FIC(First-in-class,即同类首创)与BIC(Best-in-class,即同类最佳)新药的研究与临床开发能力,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转化落地。

 

聚焦肿瘤(实体瘤、血液瘤)、免疫、中枢神经、慢病(肝病/代谢/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复星医药全年研发投入共计58.85亿元,同比增长18.22%;其中,研发费用为43.02 亿元,同比增加4.65 亿元,增长12.12%。制药业务研发投入50.97亿元,同比增长13.62%,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4%;其中,研发费用为35.52 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1.53%。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共有6个自研创新药(适应症)、4个许可引进创新药(适应症)、27个仿制药(适应症)于中国境内/中国香港/美国获批上市;7个创新药(适应症)、30个仿制药(适应症)于中国境内申报上市(NDA);22个创新药(适应症)于中国境内获批开展临床试验(IND)。

 

2022年,复星医药多个创新产品及适应症获批上市,惠及更多全球患者。其中,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首款生物创新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于中国境内先后获批三项适应症,即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小细胞肺癌(SCLC)适应症获美国FDA和欧盟委员会(EC)孤儿药资格认定。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创新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RA)获批上市,并进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此外,复星医药与柯菲平联合开发并由其集团独家商业化的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盐酸凯普拉生片(商品名:倍稳®)于2023年2月获批于中国境内上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DU)和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疗;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并向Cipla许可的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已获批于澳大利亚上市,获批适应症已覆盖原研药在当地所有已获批适应症。

 

坚定国际化战略推进

持续提升全球运营能力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他国家收入139.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1.71%,展现了复星医药正持续提升全球运营能力。

 

2022年,复星医药与安进控股子公司就欧泰乐®(阿普米司特片)和Parsabiv(依特卡肽)2款创新药物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授权许可达成合作,进一步丰富复星医药在非肿瘤领域的创新产品布局;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先后全球领先企业达成多款产品许可协议,借助国际领先的合作伙伴覆盖增量市场。同时,复星医药以美国为海外市场突破口,积极推进仿制药与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的上市,持续提升美国市场商业化能力。

 

2022年,在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MSCI)公布的ESG评级中,复星医药评级上调至A。复星医药连续15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展现公司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践和成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评级小组专家认为复星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一份卓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授予五星级评价。

 

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表示,复星医药将以广阔的中国医药市场、欧美主流市场及部分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动力,不断加强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丰富产品管线,强化全球化布局,提升运营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