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收益风险比就是潜在收益和潜在亏损的比值。收益风险比=潜在上涨的空间/潜在下跌的空间。显然,这数字越大越好。其用在选股决策中,主要是衡量一个股票的性价比。
举个例子:假如一只股票现在市值50亿,未来三年的预期能够保持翻倍的增长,市值达到100亿,而潜在下跌的空间是跌到40亿,也就是收益风险比就是100%/20%=5。这种收益风险比是比较高的,值得去投入的。
从长期看,如果能涨到1000个亿,同时它最低能够跌到40个亿,目前收益风险比就变成了2000%/20%=100。
假设这个股票在经过上涨后,市值达到500个亿,同样预期能够翻倍达到1000个亿,但是下跌的空间可能会回到300个亿,这样收益风险比就100%/40%=2.5。
虽然没有第一种那么高。
那么还有一种比较极端情况就是如果该股票退市或者爆雷,那么它的成长空间即使再大,由于分母无穷大,整体的收益风险比归于0了。
如果一个股票有10倍的上涨空间,而下跌的空间只有10%,那些收益风险比则是100,显然而是值得投入的。
因此,风险收益比是一种衡量性价比的方式,在决定是否换股时,就可以用这个指标来参考。
比如说茅台,它现在已经20000亿,若未来三年保持15%的年化增长,可以达到25,000亿。但是因为估值42倍比较高,所以它可能回到26倍的平均估值,很容易我们可以算出,收益风险比52%/42%=1.23。这样和其他公司做个对比,看是否有更优的选择?
因此,优中选优追求性价比,这是这是收益风险比最大的一个用处。
收益风险比不仅是投资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个人重大抉择时的思维方式,比如在涉及到重大选择上,可以找一张白纸划出来,计算其潜在的收益和风险,然后再理性决策。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归黄少波说十倍股所有,部分资料可能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仅供案例分析和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股票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