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国际认为,老年人口占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官方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
按照中国男性的退休年龄60作为标准,中国显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我找了张图,大家不妨可以更直观的感受:老年人口大大增加,与此同时,青壮劳动力和儿童却在减少。
具体的影响也很明显,下面会引用日本作为例子,因为日本老龄化很严重。一方面,劳动力人口老化,甚至短缺,劳动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劳动力成本增加,用人单位赚得利润减少,制约扩大再生产,整体而言,社会生产的效率都不高。
在日本,包括的士司机、餐厅服务员、搬运清洁工、收银员、地铁机场普通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很多工作岗位都是老人在做,因而日本老人“退休观念”不强,时常觉得自己很年轻;另外,日本农民的平均年龄接近67,由于老龄化加剧,有些田都没人耕种,全国大概荒废了8%的可用农地。
另一方面,老龄人口的增加也会制约消费,众所周知,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较少,往往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就足够了,这会带来社会消费低迷,从而阻碍生产和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和扩大。日本的年轻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几个大中城市,造成其他城市经济的几乎是“一片死水”,有些小城市人口实在不少,被迫连车站都取消了。
与生产和消费相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和养老支出却在增加,最后中国可能陷入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地。除了经济跟不上,年轻一代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可以看下图的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情况,这个指标是多少个在职工养多少个退休老人。现在是每2.8个劳动力抚养1个老人,据官方预计,如果维持现状,到2050年是每1.3个人就要养一个老人,每个在职工的压力也会增加,届时缴纳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比例很难不上调。
人口老龄化问题关键还是得从人口上去解决,延迟退休和放开二胎是势在必行的,我国的退休年龄排在世界上算最早,现在有个初步改革方案(还没通过):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不出意外,这一两年就可以敲定。
至于放开二胎,现在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需要静观后效。2017年,新出生人口为 1723 万人,比 2016 年减少 63 万人;2016年、2017年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的五年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142万人和79万人。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鼓励生育的政策收效甚微,现在另辟蹊径,把成年人的年龄从20岁下调到18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