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st海创深度分析(海航集团第2个退市股票)

你的深度和看点在哪呢?

 

除了对那些喜欢出口成脏的喷子们我不予理会外,对于网友的提醒、指正、质疑甚至是指责,翼哥向来都是以反思的态度面对。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因为关注本号的许多网友,有专家、有管理者、有大咖,他们的见识、观点以及学识远甚于翼哥。

 

翼哥的文章主要是搜集民航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方面的数据,进行一些分析,除了我国民航业外,还有欧美的,以及亚洲部分国家的民航的相关数据。

 

有时候因为工作量较大,能力和精力有所欠缺,所以并非每篇文章都有看点和深度。

 

这也是我常常反思的地方。

 

在此向各位关注本号的网友致以歉意。

 

不过,翼哥重在抛砖引玉,甚至引发一些关注和讨论!

 

当然,翼哥也注意到了,网络文章与学术文章有着较大的区别,网络文章更多的是传递一种信息,很难深度的分析问题,即使深度全面分析,深入阅读的人也寥寥无几。

 

毕竟这是一件耗费脑力的事。

 

所以,翼哥尝试着在看点与深度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此前,翼哥写了一篇《肢解海航:海航集团11家上市公司去向?》,说实话,这篇文章并没有太大深度,只是梳理了海航旗下的各家上市公司,并对部分公司作出了基本判断。

 

但即便是炒股的网友还没有认真看。

 

文中,翼哥指出:

 

渤海租赁是最后的价值守望者。

 

海航创新面临退市。

 

如今都一一应验。

 

此前翼哥也提醒过ST东电有风险,尽早回避,但有网友竟然还认为这支要退市的股票还会大涨。

 

事实上复盘后跌了67%,目前股价0.33。

 

也有网友询问ST大集会不会退市,翼哥坚定的认为不会,即便当时ST大集的股价只有0.9元,要知道上市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就要退市。

 

本公众号不是谈投资的,更不是谈炒股的。

 

对于散户炒股,翼哥多次建议尽量不要参与,既没有精力,更没有能力,最后只会亏。

 

但是对于还是炒股的网友。

 

翼哥建议还是多研究研究,虽然想赚钱很难,但少亏钱还是有可能的。

 

比如今天翼哥曾经预测要退市的海航集团旗下另一只股票*ST海创,退市也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一、*ST海创:将成为海航集团第二支退市的股票

 

此前*ST东电已经确认在本月24日退市,相关情况点击《刚刚,深交所公布海航一个重大消息!》,成为海航集团旗下第一支退市的股票。

 

那么,*ST海创将成为海航集团第二支退市的股票。

 

2022年4月29日,上交所给*ST海创发去一份《关于海航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 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工作函指出:

 

根据你公司披露的 2021 年年报,公司股票触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9.3.11 条规定的终止上市条件,应当被予以终止上市。

 

你公司股票将自 5 月 5 日开市起停牌,本所将在公司披露年报后的 15 个交易日内召开上市委员会进行审议,并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作出相应的终止上市决定。

 

也就是说,*ST海创将步兄弟*ST东电的后尘,因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且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即将退市。

 

当然*ST海创有权申请听证。

 

不过,*ST海创退市基本无法避免。

 

如果被上交所决定终止上市,*ST海创将在复牌后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

 

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十五个交易日。

 

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摘牌,将终止上市。

 

*ST海创在摘牌之日起四十五个交易日内可以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目前,*ST海创已停牌,在停牌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跌停,停在1.22元。

 

说实话,在翼哥提醒要退市的4月20日,还有机会卖掉。

 

如今复盘后就等着暴跌吧。

 

二、海航创新的狗血往事

 

*ST海创原名海航创新。

 

当然在海航收购之前叫作上海九龙山。

 

围绕海航创新的控制权、重组、董事会等等,海航与原大股东曾上演了许多狗血剧。

 

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曾经闹出两个董事会的笑话。

 

这边海航控制的董事会刚发布公告,那厢李勤夫控制的董事会立即发出相反的公告。

 

海航也曾把李勤夫告上法庭,强行拍卖了其部分股权,收益归上市公司。

 

我估计任何一个散户面对这样的公司时,肯定要发狂。

 

那就一起看看海航创新的跌宕过往吧。

 

1998年,创始人李勤夫与日本松冈株式会社共同发起组建了上海茉织华,并于1999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来逐步转型为旅游地产企业。


2006年更名为上海九龙山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九龙山实际控制人已变为李勤夫。


2011年3月,海航旗下海航置业以16.9亿元总价获得了九龙山29.9%股份,成为其大股东,李勤夫方面位列第二股东。

双方也开始激烈的交锋。


海航集团一直想将九龙山打造为旅游加地产平台,将旅游及金融相关业务注入。然而,李勤夫方面以转让款未全部到位为由,欲实际操控公司的日常运作,不愿交出董事长一职。


2011年,九龙山年度股东大会上,海航方面否决了8项议案。


李勤夫把持的董事会则解除了海航派驻的财务总监的职务以反击。


2013年12月,海航置业方面召开了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并免去了李勤夫方面董事会成员职务,改选出以陈文理为首董事会及高管。


由于双方的针锋相对,九龙山戏剧性出现双头董事会局面。

 

有一段时间内,九龙山公告不断,这厢陈文理为首的董事会公告刚出,那边李勤夫为首的董事会也出公告,投资者搞不清楚到底听谁的。


直至2014年初,因九龙山面临退市风险,双方选择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2014年7月,九龙山新一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完成,郭亚军为董事长,李勤夫为副董事长。


此后,海航集团派出至少4位对接人来对接九龙山的开发工作,李勤夫及其儿子李梦强保留董事会两个席位,上市公司财务印鉴由双方各指定专人分别保管一枚。

 

此后双方的争斗还未停止,重大资产重组也因此未获通过。


2015年12月24日,在九龙山临时股东大会上李勤夫、李梦强被踢出董事会。


此后,海航对九龙山开始大动刀,从变更注册地址到更换公司法人、上市公司及旗下子公司更名。


2016年2月九龙山更名为海航创新,后公司整体迁址海南三亚,在海南开拓新业务。


不过,长达五年的对峙,使得海航创新错失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寒冬很快就来到。

 

海航创新遭遇的麻烦不断。

 

股票被司法拍卖、被起诉、董秘被监管警示、负责人被纪律处分。

 

其中比较牛的事情,就是海航创新被股东大会否决的情况下,仍坚持将将主要资金存放于关联公司海航财务公司,并且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此外,存放在海航财务公司 2.03 亿元,到现在也没拿到。

 

三、会计事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

 

不仅如此,海航创新还被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见。

 

一般来说,审计报告有以下意见: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

 

否定意见是最为严重的。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被出具否定意见,直接就是ST。

 

一般情况下,自己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不会给自己出具否定意见,毕竟现在都是甲方市场。

 

但海航创新还是被出具了否定意见。

 

由此说明,海航创新的内控体系问题多么严重。

 

会计师事务所认为,海航创新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如下重大缺陷:

 

2018 年度,海航创新公司存在未获得股东大会授权的情况下,将资金存放于关联公司海航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的情况。

在 2019至 2021 年度,将资金存放于财务公司的事项仍未获得海航创新公司股东大会 的授权批准。

该事项涉及金额重大,截止 2021 年 12 月 31 日,相关资金仍未收回。

 

也就是说,股东说的话,海航创新都不听,执意要将自己的钱存在海航集团财务公司,最后血本无归。

 

这是什么上市公司?

 

要不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所以如今有人进去了,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只是股民朋友们不要再钱多人傻了!

 

回避为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