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投资的世界里,最常听说的一句话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但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会高风险,高收益呢?
看懂“风险和回报”
玩一个游戏,第一个选项是你贏了这个游戏就给你100块钱,输了就什么都没有,那输贏的概率都是50%。
第二个选项就是你不参加游观,直接给你50块钱。这两个选择,你会选哪个?
这是一个特别有名的心理实验,实验的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会选第二种,就是不玩这个游戏,直接拿50块钱走人。
要从理性的角度上看,这两个选择的期望回报是一模一样的。在第一种选择中,有50%的概率拿100块钱,还有50%的概率拿到0元,所以期望回报不就是50块吗,和第二种选择可以拿到的回报50块钱是一样的。这两种选择的区别在一个是确定的50块钱,一个是不确定的50块钱。意味着当未来期望的回报是一样,作为理性的人类,我们是不愿意接受不确定性,这就叫“风险厌恶”。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使人愿意去冒险呢?
答案是:风险越高的资产回报率必须越高,否则就没有人愿意参加这种高风险的游戏,之后就会导致资产价格下跌,回报率上涨。
“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逻辑
为什么风险越高的资产,回报率就必须越高。因为如果它没有给你足够高的回报的话,那市场上就没有人去买这只股票了。没有人去买的话,它的价格就会下跌,然后回报率就会上涨。一直涨到有人买为止。所以,平时听到的“高风险、高收益”这句话不是一个凭空的杜撰,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我们人类的基本特征——“风险厌恶”。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险偏好
根据对风险的态度,我们可以把人分成三类:大部分人是风险厌恶者,但是也有一些事风险爱好者,还有一些人对风险无所谓,是风险中性者。
风险厌恶者:绝大多数人对风险是厌恶的。
风险爱好者:这种类型的人就会更加关注那种小概率赢大钱的事情。他们会认为,游戏赢钱这件事情本身就够刺激了,50%的概率100块,比确定的50块钱对他的吸引力更大。他们常常倾向于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事业。
风险中性者:这类人抱着一个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期望回报一样,确定的回报和不确定的回报都无所谓。
不同人的风险厌恶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大家要求的风险溢价也是不一样的,风险态度会影响投资决策,对的投资决策需要风险能力和风险态度相匹配。
如何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呢?
需要考虑三个方向:
考虑个人情况:考虑自己的个人情况,有没有成家,有没有需供养的人口,支出占收入多大比例。
考虑投资趋向:如果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强,对互联网金融有研究,可以考虑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不仅比银行高,而且投资期限灵活多样,但记住,选择一个可靠、安全的平台,是最为重要的。
考虑性格取向: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性格会决定人们在理财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理财行为。
根据风险偏好,在实际中有三种类型的投资者
保守型投资者:通常来说,这类投资者多数是步入退休阶段的老年人群,家庭成员较多、收入较低、社会负担较重的大家庭或者是性格比较保守的人群,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往往很低。此类投资人不愿意接受暂时的投资损失或是极小的资产波动,甚至对于投资产品的任何下跌都不愿意接受。
对于这类投资者而言,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选择低风险、高流动性的投资品种,例如国债、存款、保守型理财产品、投资连结保险、货币与债券基金等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
稳健型投资者:该类型的投资者既不厌恶风险也不盲目追求高收益,对任何投资都比较理性,往往会仔细分析不同的投资市场、工具与产品,从中寻找风险适中、收益适中的产品,愿意用一定的风险来获得确定的收益。
进取型投资者:该类投资者一般是有一定的资产基础、有专业技能、敢于冒险、社会负担较轻的人,他们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是追求高收益也能够承受高风险的人群。即使在投资收益波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积极进取的投资理念。这类投资者敢于投资股票、期权、期货、外汇、股权、艺术品等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但是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该类投资者需要注意,不要因一时的高回报而将全部的资金投入高风险产品,应该做好风险管理和资金调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