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郑树明,王凯婕近期对中国国航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至暗时刻已过 业绩恢复可期》,本报告对中国国航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0.79元。
中国国航(601111)
业绩
2023年3月30日,中国国航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9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为-386亿元,2021年同期为-166亿元。2022Q4公司营业收入为108亿元,同比下降37%;归母净利为-105亿元,2021年同期为-63亿元。
经营分析
疫情影响供需,收入同比明显下滑。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显著影响航空出行,尤其对国内客运造成较大影响。全年营收同比下降29%,其中国内客运收入同比下降39%,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38%。2022年公司供需均明显下滑,ASK同比下降37%,仅为2019年33%;RPK同比下降42%,仅为2019年26%;客座率同比下降6pct至63%。受燃油附加费征收及国际客票上涨影响,全年客公里收益增长14%,其中国内客公里收益仅较2019年低3.6%,反映在特殊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出行以刚需为主,票价较为坚挺。
单位成本明显上升,投资损失大幅缩窄。2022年国内航油出厂价维持高位,同比增长74%,叠加ASK同比下降,全年看公司单位座公里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3%至0.86元,导致盈利能力承压。费用率方面,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7%、9.1%、0.5%、19.5%,合计同比增长18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增长14pct至19.5%,主要系全年人民币贬值带来汇兑净损失40.89亿元,2021年同期为净收益12.35亿元。2022年公司投资收益为-0.3亿元,同比大幅收窄7.2亿元,其中国泰航空的投资收益为2.5亿元,山航集团的投资收益为-4.7亿元。
民航业恢复良好,业绩恢复可期。1月8日实施“乙类乙管”以来,民航市场持续恢复,本周整体航班量已恢复至2019年91%,其中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23%。近年来主要航司对机队引退节奏进行主动调整,预计“十四五”期间行业机队规模增速放缓,中期看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票价及客座率均将明显提升,公司业绩反弹可期。长期看,民航航班时刻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支持核心资源向枢纽机场主运营公司倾斜,有利于公司建立竞争壁垒。
盈利预测与评级
考虑2023年以来国内市场恢复良好,维持公司2023-2024年净利预测39亿元、146亿元,新增2025年净利预测157亿元,现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44倍、12倍、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油价上涨风险,增发摊薄风险,安全事故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招商证券肖欣晨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56.57%,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亏损395.04亿。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6.13。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中国国航(601111)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风险可能较大,存在隐忧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有息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货币资金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存货/营收率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1星,综合指标0.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