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健委委员同时表示,可能在2035年时,北京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北京老年人口抚养比( 60岁及以上人口 / 15-59岁人口),数据显示北京户籍人口中,1名老年人需要2.1个北京户籍劳动力抚养。这也是近5年来,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增量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共增加12万人,其中中心城区8.4万人,郊区3.3万人,生活成本、落户门槛、医疗设施等因素,促使青年人口向郊区“迁徙”趋势,这使得市中心老龄化不断提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9月,全国有149市已进入到深度老龄化,东北三省36地市全部进入深度老龄化。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不仅提高了人的寿命,同时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龄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家庭来说,都将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增加社会负担
人口老龄化对于一个国家,会增加社会负担。如医疗福利、退休金和休闲活动等,这些费用将给国家的财政带来压力,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政府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如养老金、社会医疗服务等,不得不提高税收等方式来增加公共开支,这也会加重中年人的财政负担。
二、加大劳动力不足压力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缺乏劳动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一些年轻人离开原本的城市,这导致了“留守的老人”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些老人都需要照料,它会对年轻人的生活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家庭质量生活。
三、使家庭和社会关系变得疏远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还表现在,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疏远。由于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年轻人在照顾他们的同时,不得不减少与社会交往的时间,容易产生孤独和孤立感。
四、医疗卫生负担的增加
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医疗卫生负担的增加。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这就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大的负担,卫生服务的消耗成本将一直增加。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问题也在于经济。比如,社会保障提高、养老金/福利制度改变等等,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这意味着,政府需要提供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也意味着许多其他的领域会受到一定的损害。整个经济的事态恶化,最终也将为整个社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城市该如何应对老龄化?
一方面是要改善养老环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满足多样性的养老服务需求、发展养老产业。
另一方面就是之前讲过的,年轻人既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又可以减缓公共服务压力,减缓老龄化的趋势。
近几年愈演愈烈的“抢人”也基于这个背景;
如今二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量跑赢一线城市,正处于人口高速聚集的发展阶段。
前段时间公开的2022年人口数据,一线城市已不及过去10年年均增量的十分之一。
所以就连一向在落户上严苛的一线城市,逐步意识到人口结构问题,开始频频下场“抢人”。
大城市改善人口结构,主要的措施应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应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环境,鼓励生育并吸引更多人口流入,通过税收、房地产、人才政策、公共服务配套等落户政策吸引年轻安家落户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老年人的关爱,让老年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努力改善社会上的一些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