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收不增利
3月底云南白药发布2022年年报,当年实现营收364.88亿元,同比增0.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1亿元,同比增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2.32亿元,同比降3.23%,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2元(含税)。
云南白药工业产品(自制)的营收占比仅35%,但由于其毛利率高达63.47%,因此公司大部分利润来源于此。相比较来看,公司批发零售业务业务量大,但毛利率仅6.23%,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二、披着医药外衣的日用消费企业
财报显示,云南白药以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四大事业部为生产经营核心底座。
(一)药品事业部以云南白药主系列(占主营收比重16.4%)止血镇痛、消肿化瘀的核心产品为主,主营业务收入59.83亿元,其中,云南白药气雾剂收入贡献超过15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20%,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胶囊收入保持良好。
(二)健康品事业部以牙膏品类为业务核心(占主营收比重16.4%),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亿元,牙膏市场份额突破24.4%。
(三)中药资源事业部(占主营收比重3.8%)打造包括三七系列以及中药饮片等产品,实现对外营业收入约14亿元,整体外销增长超过30%。
(四)云南省医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31.71亿元(占主营收比重63.5%),较上年下降约3.9%。
分产品看,云南白药工业产品(自制)实现营收127.72亿元,同比增0.55%;批发零售实现营收236.45亿元,同比增0.27%。公司还有少量农产品等其他业务。
三、第二增长曲线难成主力,回归主业是大势所趋
此前云南白药打造第二曲线已成共识。在2022年半年报中,云南白药还提到,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主要发力点——医学美容、口腔护理、新零售健康服务赛道,报告期内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然而,经紫游梦查阅公司2022年年报发现,云南白药没有高调提及“第二增长曲线”。与“第二增长曲线”相关的内容有:上线“齿说”(ToothTalk)口腔科学专研品牌,产品包括:智能电动牙刷、冲牙器、个性化刷头、漱口水、凝胶、口喷等,齿说红白口喷增速迅猛,短期内该单品销售收入突破千万;上海云臻妮医疗美容门诊部、昆明云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呈贡综合门诊部进入营业阶段;新零售健康服务业务单元,报告期内完成营业收入超3亿元等。
云南白药还提到,口腔护理、养元青品牌产品逆势增长,但具体营收、利润等指标并无明确披露。
展望未来,该公司提到,将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底层逻辑,持续巩固、深耕现有主营业务板块,在保持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以现代科技推动产品价值和客户体验的持续提升,同时大力推动新渠道的拓展工作。将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数字化科技引入到经营与研发的各个环节中。一方面,持续完善数字化运营服务能力,扩大试点范围,覆盖医美、健康、口腔等关键业务领域,另一方面,持续推进药物 AI 研发工作,以数字化提高药物研发效率,进一步加深与华为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研发投入低于平均水平
财报显示,云南白药研发费用由2019年1.74亿元上升至2022年3.3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97%。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但其占营收比重仅为0.92%,占比过低,远低于同行业其他公平均水平。
五、风险与挑战
云南白药为了拉高营收业绩,类似东阿阿胶似的大胆涨价,受到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抵触。其涨价动因是由于原材料三七的价格上涨。但三七并不像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等中药材具有稀缺性,价格可以维持稳定增长。一旦三七价格不再上涨,云南白药的产品失去提价理由,业绩增速就会下滑。
云南白药国密配方,享誉国内外中医药行业,但在有如此雄厚的资本积累之后,其却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好自身优势,反而有种中年危机之感。对于药企而言,始终是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长盛不衰。
结语
从2022年来看,云南白药增收不增利,净利润相比前几年呈下滑趋势,第二增长曲线难以构建,在当前大背景下,聚焦主业也是权宜之计,待到市场恢复,经济扩张,再开启第二增长曲线也未尝不可。耐心观望,做一名合格的狙击手!
免责声明:本文章纯属交流探讨,不代表任何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感谢大家转发点赞评论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