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海特生物(300683)股吧(海特生物迟到的年报藏隐患)

4月19日,当老司机们忙着 For One Night 的时候,A股市场上则在担忧着“黑色419”、“419魔咒”的到来。

 

海特生物(300683.SZ)投资者们就没有这担忧——4月19日早间,深交所发布了关于海特生物的临时停牌公告,称因后者未能及时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股票自4月19日开市起停牌。

花朵财经(F-Finance)观察到,有媒体报道称,海特生物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海特生物年报未能及时披露,是由于年报上传超时引起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这理由我是不信的,你家网络是有多差?实在不行用手机发个热点,也能把这年报上传了呀!海特生物玩的这一把戏,和马云“996是福报”、郭台铭“妈祖托梦叫我一定要出来”的言论有区别吗?

 

隐藏在年报未能及时披露背后,是海特生物上市2年连续的业绩下滑,以及其唯一的主打产品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受政策影响,销售收入不可避免将出现的营收溃败。

根据下午收盘发布的年报,2018年,为了卖金路捷,海特生物销售费用花了3.66亿元,实现的是不足6亿元的营业收入。多年来一直将重心压在了销售以及扩展渠道上的海特生物,如今已然失去了主打产品优势,又将走向何方?

1.

未能及时披露年报

4月19日早间,花朵财经在深交所年报发布预约系统查询发现,海特生物此前预约披露2018年年报时间是4月19日,然而,当日未发布年报,也未变更年报发布时间。

 

在早间发布的临时停牌公告中,深交所并未提及海特生物未能及时披露年报的原因,该公告仅称“因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及时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根据本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该公司股票(证券简称:海特生物,证券代码:300683)自2019年4月19日开市起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敬请投资者密切关注。”

公告一出,引发众多投资者不满。花朵财经注意到,在股吧中,有投资者直指海特生物“关键时刻掉链子”,同时,也有投资者担忧海特生物是否会爆雷。

 

而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海特生物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海特生物年报未能及时披露是由于年报上传超时引起的。

搞笑的是,4月19日中午,海特生物就发布了复牌公告,称相关年报文件已准备完毕,经向交易所申请,将于下午开始起复牌。同时,年报将延期至4月20日披露。

 

而到了午间,花朵财经再次查询深交所系统发现,海特生物已将年报披露时间变更至4月20日,按照一般流程,当日收盘后,海特生物就将发布年度报告了。

 

实际上,海特生物在2017年8月成功敲钟上市,2018年年报也是其上市后披露的首份完整年报,谁曾想便遭此波澜。

花朵财经查询发现,1月24日,海特生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9967.27万元~11391.17万元区间,同比将下滑20%~30%。

但实际上,据2月27日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海特生物去年实际实现的净利润为9415.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88%。与业绩预报相比,有稍微偏差。

不仅如此,上市后,海特生物就一直处于业绩下滑的状态。2017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降低2.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降低9.34%。

暂时不说业绩。早上停牌,下午复牌,传说中的“爆雷”是不存在了,投资者也放松了很多,忍不住调侃起来:

考虑到4月19日耶稣受难日,美国休市一天,港股休市一天,全世界都是高度关注。昨天晚上开会讨论如何应对4月19日,最后原指定的“年报等资料”上传人员,一直在心怀忐忑不安的情况下,失误耽搁了“公告资料”上传时间。

 

4月19日下午收盘,海特生物微涨0.30%,报收36.49元/股。

 

2.

主打产品下滑近三成

花朵财经注意到,4月19日下午收盘后,海特生物终于披露了这份迟来的年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下降21.24%;净利润9413.77万元,同比下降33.89%;每股收益0.9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2.00元(含税)。

业绩下滑是早就知道的消息,迟来的报告背后的消息更值得关注——据海特生物此前披露,报告期内,受医药行业政策调整及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金路捷的销售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别看只有这淡淡的一句话,金路捷的销售情况将对海特生物产生多大影响呢?据2017年年报,当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7.5亿元,其中金路捷达到7.45亿元,销售占比接近100%,达到99.29%。2018年,这一占比依然达到92.40%。

 

而因受政策对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医保支付作了限制及医保控费的影响,上市公司中,这一类药品的销售业绩均出现较大下滑。丽珠集团(000513,SZ)2018年鼠神经生长因子实现营业收入4.44 亿元,同比下滑14.09%。舒泰神(300204,SZ)旗下苏肽生更是下滑了52.9%。

 

对于丽珠集团及舒泰神来说,鼠神经生长因子不是唯一产品,总体业绩或者仅能用“受挫”来形容,但对于海特生物来说,虽然该公司一再强调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却始终命悬金路捷,行业大情况如此,可以预见海特生物目前之窘迫。海特生物年报披露,2018年,金路捷销售下滑28.71%。

更需要警惕的是,明明知道依赖单一产品的危险,海特生物在产品研发上依然不上心,将重心压在了销售以及扩展渠道上,每年大笔销售费用花在市场开发与学术推广上。

2014年~2017年,海特生物销售费用分别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6.03%、65.33%、65.97%、66.13%。而这其中,“市场开发与学术推广费”在销售费用中的占比分别是93.95%、93.55%、93.93%、93.94%。

2018年,海特生物销售费用为3.66亿元,对比5.91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比达到62%。其中,“市场开发与学术推广费”达到3.36亿元,占销售费用占比依然达到91.8%。

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在60%以上,这么高的占比并不多见,花朵财经不敢保证这一占比位居A股之首,但前几名肯定是有的。

同时,熟悉医药行业的读者应该明了,“市场开发与学术推广费”意味着什么:一般而言,药品自出厂开始,几乎所有环节都需要疏通关系,形成自官员、医生、医院、药企、科室以及医药经销商在内的灰色利益链,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而药企,一般也把这部分需要打点的费用,放在了市场开发和学术推广费项目内。

实际上,哪怕海特生物的销售费用,没有一分是花在上面提到的灰色利益链,也需要警惕,毕竟,高额的销售费用,已经在逐年大幅吞噬海特生物的净利润。

还需要注意的是,大额资金投入渠道的背后,则是公司对研发的“轻视”。根据海特生物2018年年报,其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985.7万元,占营业收入5.05%,这一金额,不足销售费用的零头,还比去年的研发投入增长了超过20%。

不得不担忧的是,金路捷不能带动业绩增长了,公司也没有开发出新的主打产品,接下来的路,海特生物该怎么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