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中国内地即将迎来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习近平主席9月2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意味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迎来资本支持新平台。
中央设立第三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且选址北京,既是新三板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过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
那么,北京证券交易所怎么建?现有的市场格局会迎来哪些变化?北京证券交易所对中国资本市场到底有何深意?
深化新三板改,,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怎么建?
证监会给出了明确答案: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新三板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作为新三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证券交易所与创新层、基础层都将牢牢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在市场定位、制度设计、企业来源等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同时,转板机制的畅通,让企业能够更加灵活、从容地选择资本市场服务。
这意味着,改革将稳妥推进,没有改变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总体格局:升级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后,精选层发行、交易、转板、退出等核心制度机制没有改变。原精选层挂牌公司转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选择转板到沪深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上市公司仍由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产生。
那么,为什么要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
在证券市场中,沪深两市主板及深市中小板常被称为一板市场;2009年10月开市的深交所创业板则被称为二板市场。这两个市场因为都在交易所内交易,所以又被称为场内交易。而在交易所场外进行交易的市场就被称为三板市场。
据全国股转系统官网显示,截至9月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共有7304家,其中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的挂牌公司数量分别为66家、1250家、5988家。
证监会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现新三板及沪深交易所关系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这意味着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己任的新三板将站上改革新起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迈出关键一步。
证监会介绍,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并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北京证券交易所仍是新三板的一部分,与创新层、基础层一起组成“升级版”新三板。
据介绍,北京证券交易所将牢牢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这不仅意味着新三板精选层法律地位的提升,更将有效提升市场效率、激活市场活力,引导资源更多关注优质中小企业,提高品牌效应和吸引力,引领中小企业群体更好发展。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的市场运行、投资者结构、主要基础制度安排等都有着显著的中小企业特色,与沪深交易所差异明显,不会对沪深交易所造成大的影响。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此次设立北交所更加明确新三板并不是沪深市场的“预备板”,是完全独立市场,与沪深交易所是错位发展的关系,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双创中小企业迎来春天,北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的差异,肯定是错位竞争、错位发展。即便有一些同质化竞争也无妨,它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交易所的服务水平,加快改革速度和步伐。
“专精特新”企业迎新平台
“专精特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1年就已提出。不过可以明显看到,近年从部委重金支持奖补、到高层会议密集部署再到资本市场重磅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尤其是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尤为受到关注。不久前,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2930家企业上榜。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公布三批、共4762家中小企业入选。
中国证监会负责人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新三板将形成一个服务中小企业更加专业化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得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专家分析认为,北交所的成立,彻底地解决了新三板的市场定位和法律地位问题,新三板从“全国第三个证劵交易场所”真正升级成一个独立公开的“证券交易所”,将极大地提升新三板的服务功能,更高效地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新华社评论指出,可以预期,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新三板将形成一个服务中小企业更加专业化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得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聚焦主业、强化创新、跨越发展,成长为各领域的“生力军”和“排头兵”,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