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市值62亿的中航电测公告,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成飞集团拟整体借壳该公司上市。
受此信息刺激,2月2日该股开盘后连续涨停,仅9个交易日后股价涨了5倍。
财富示范效应下,市场目光再次聚焦重组这一主题。
经过信息的扒梳,可以发现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十大军工央企中最高的是中航工业集团(81%),最低的是航天科工集团(18%)。
据此推理,下一个发生重组概率较高的企业集中在航天科工集团内。
恰巧,2023年1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其2023年工作会议中提到,要聚焦重点和优势产业加大投融资力度,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明确上市公司定位,提升主业集中度;培育并推进优质企业资产证券化。
作为大国重器,航天科工集团手里有着众多硬核项目:天地一体化保障送"神舟"飞天,微波雷达引"天宫"对接,y 关机敏感器护"嫦娥"落月,星载原子钟助"北斗"组网,相控阵敏感器保"天问"探测火星… …
上述资产对应整体估值不下万亿。
所以,参照中航电测的案例,航天科工的重组非常具有财富效应。
回顾过去,航天科工集团历史上的资本运作采取了包括借壳上市、资产注入及外延并购等形式。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集团可能采取的资本运作手段或将集中于以下几类:
1)采取以现有上市公司为平台的方式进行资产整合。目前,仍有大量优质院所资产在上市公司体外,考虑到跨院所资产整合难度较大,且各院所业务与现有上司公司协同性较大,集团可能以现有的上市公司作为平台进行院所资产的整合,如航天科技、航天通信通过上市公司收购所属院所的经营资产实现了院所优质资产的整合。
2)采取借壳上市的方式形成新的上市公司平台。借壳上市具有上市审批时间较短,综合成本较小,交易相对迅速等优点,如航天长峰在2000年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成为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
3)采取外延并购的方式拓展新业务。在面临自身行业发展瓶颈或增长困境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或将对其业务领域进行优化重构,做减法剥离亏损业务资产的同时做外延加法,不断吐故纳新,通过对已有资源的整合挖掘当前一些具有较高景气度及处于高增长阶段行业的外延新机会,实现公司的价值重构。如航天电器收购江苏奥雷,提升了公司在光电产品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4)努力推动优质公司IPO。对于主业突出、有一定市场规模、对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有支撑性作用、发展态势良好的公司,集团或将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所以,要想确立集团旗下哪一家企业会承担类似中航电测的角色,需要综合考量以下几点:
1)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与集团规划重点发展板块的契合度;
2)上市公司目前市值规模水平;
3)上市公司与集团内部资源整合战略的契合度;
4)上市公司与集团外部并购战略的契合度。
航天科工产业领域相关上市公司有:
航天信息、航天电器、航天发展、航天科技、锐科激光、航天长峰、航天晨光等企业。
2023/3/2盘前展望
继续冲高
周三沪指走势符合预期,即冲击3310压力位,实际沪指低开高走最终收于3312点、上涨1%,创业板指上涨0.61%、上证50指数上涨1.33%,两市A股成交9196亿元,完成了预期的补量(周三或者周四成交量要到9500亿之上)、成交环比放大。板块方面,计算机、通信、传媒、建筑建材等涨幅居前,仅医美医药、电力设备、纺织服装等少数板块下跌。个股涨跌比为3507:1323, 普涨格局。
周三指数运行的一些特征:
首先,消息面和技术面共振使得指数突破前高。消息面上,2月PMI继续回升至52.6,高于上月的50.1和预期值50.5,也是10年新高,“经济下+政策上”向“经济上+政策上”的宏观复苏逻辑得到进一步验证;美元指数震荡,但人民币则由6.97大幅升值至6.88,引发北水大幅流入70亿元。大类资产间的完美联动。
其次,港股技术性牛市形态的惯性仍在,使得跌破20000点后引发强势反弹,使得港股技术性牛市的形态得到修复。AH联动之下,也调动了A股的人气。
原本预期三季度站上3356, 现在看可能一季度就要达成,这也可以看成是北水抢跑造成鸡肋市的一部分,技术面上可以看成指数从去年11月反弹开始的第5浪,一般可能会演进至3350点附近;从全年的角度看,复苏再起航是主要逻辑、储蓄回流是主要期待,但是从短期量价配合的角度看、周三这种并未创出反弹以来的成交额新高的走势,目前倾向于定义为上升浪中的第5浪,这是一个快进快出的阶段。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定,就是两会窗口期会使A股保持韧性且温和上涨的概率大些,但根据规律,两会召开则往往是部分资金获利了结的时点,所以要留意市场成交量的变动,上涨的动能还需要观察。
因此,周三市场体现了宏观数据改善、两会窗口期以及人民币汇率、北上资金、港股和A股的完美联动,伴随着指数的上涨,预计短期仍有惯性上冲的动能,只是成交能否放大是关注点。
隔夜欧美股市涨跌互现、大国博弈和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依然存在,因此,维持前期思路:北水抢跑造成鸡肋市,但轮动之下,低吸潜伏做些高低轮动的交易尚可,只是短期市场缺乏显著上行空间,使得赔率不大。短期审慎但中长期保持信心,三季度沪指站上3356的观点依然不变。短期沪指会在3150-3350点核心区间震荡,防御为主,主要关注经济复苏逻辑,若指数下行到一定位置,则可以积极关注日线级别上信创、消费、周期行业兼顾军工、自主可控、贵稀资源等主题, 两会期间,高度重视近期中字头和红利指数持续反弹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发挥引导作用以及潜在的超额储蓄回流资本市场的可能。
2023年3月2日星期四早8:25盘前展望:
沪指走势符合周三的早盘预期,同时也符合周策略预期,即冲击3310的压力位。
周三沪指突破3310, 且尾盘收在3312预示着后市仍会再创新高。
但如何演绎并不能够十分明确的预判。
周四沪指是否能够直接上攻突破3356,或者回落盘整后再上攻无法做出单日的预判。
现有的预判是只要未来一周之内沪指不跌破3280,则都属于大胆做多的阶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