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18日,《财经》年会正式举办,分析并展望2023年全球和中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参与会议并发表演讲。
黄益平表示,今年国际货币体系中,美联储从年初开始加息,到上周初,一共加了425个基点的利率,明年可能美联储仍会继续加息。
美元是国际货币,美联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央行,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很多其他国家都有溢出效应。他指出,当美联储开始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意味着大量流动性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会产生正面助力。但当美联储开始收紧的时候,则会出现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国内市场利率上升、资产价格下降,甚至在一些国家会引发金融危机。
今年情形非常特殊,因为今年美国通胀压力特别大,同时,其货币政策调整力度也非常大,黄益平表示,美联储如果大幅度加息,对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可能会带来重大风险。
“当我们被动接受美联储调整政策的溢出效应时,唯一能降低冲击后果的手段就是把我们的经济基本面搞得稳健一点,比如我们的经济项目、财政赤字、经济增长、通胀、货币不要被明显高估等等,可以降低对于外部冲击的后果。”
同时,黄益平表示,俄乌冲突爆发以后,美国与部分盟国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黄益平表示,冻结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就是冻结了俄罗斯央行持有的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这次制裁俄罗斯的是一致行动的,我们要从事国际交易、要做投资,除了美元和这些国际货币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因此,他表示,我国需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缓解货币错配问题,形成多元化资产组合。“如果我们将来可以用人民币做国际金融交易,我的负债、资产都是人民币,就不存在货币错配的问题。”
人民币要如何国际化?黄益平表示,要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市场需求和储值功能上。即便要开放,仍然需要考虑国际化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开放是要稳健。“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全世界、全方位的人民币国际化,尽可能不要把它做成少部分国家才使用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黄益平表示,第一,要有较强大的经济,但开放度要非常高;第二,要有非常活跃的、开放的、有流动性的、有丰富金融产品的市场;第三,要具有相当完备的法律、金融等制度体系。
最后,黄益平指出,国内的金融市场可以慢慢开放,建议把香港看作是中国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把香港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人民币资产中心,开始做成一个离岸市场,让非居民持有人民币是人民币国际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