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资产资源,然而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并没有使这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量资产资源处于闲置的状态。在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就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从而推动农村农业改革发展,由此可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呢?对农民农村发展有什么现实的好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大主要内容,这些既是集体经济成员的主要财产,也是发展农业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类是资源型资产,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

二类是非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包括村里的卫生所、学校,体育设施以及图书馆等;

三类是经营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

那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有哪些呢?
1、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只有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破除束缚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公有制经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
2、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的迫切需要。
3、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全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提高农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聚焦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能不完整、保护不严格等问题,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目的,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任务...对农民来讲有以下三点实际的好处:

1、农村资产是农民长期劳动、不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摸清属于集体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归属谁,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增收创造的有效途径。

2、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通过资产折股量化确权到户,将收益落实到每一个村民身上,每一位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股份享受分红,有效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3、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更好地管理集体资产资源。长期以来,农村产权都存在账目不清、分配不公开、管理不透彻的现象。开展清产核资,查实集体资产的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然后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的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各项制度,通过和美丽乡村公司这样的专注数字乡村建设的企业合作,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管理平台,从制度上来遏制微腐败,真正保障农民的利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农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篇章,不仅仅保障了农村居民资产的分配权益,更激发了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的活力,让农村的闲置资产能够充分合理的使用,同时国家也将会对侵蚀、保护不严格等问题进行整治,从而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保护,随着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相信农村发展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