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一共可以分成五种,分别为:普通量、地量、倍量、巨量、天量。
第一种量,普通的量,顾名思义,比较普通,不怎么大,也不怎么小,普通量说明股价在原有运动的趋势发展过程当中没有什么异常,未来正常情况下,趋势一样可以得到进一步有效的延伸。没有转折的风险,只要是一直维持一个普通的量价关系,就代表趋势保持的是比较稳的,没有什么实际的参考意义。
第二种量,地量,顾名思义,地量就是很小很小的成交量。我们把成交量这个技术指标下方的零轴就当做是地板,越接近零轴的量就越小,称之为地量。地量一般出现在两种位置,第一种位置,长期下跌的末尾,也就是熊末,长期下跌的末尾容易出现地量,主力在高点和下跌途中已经完成出货,剩下的只有部分的散户没跑,场外也没有新增主力资金流入,进来的也是散户,出去的也是散户,这个时刻股价在长期下跌末尾的交头就开始清淡了和不活跃了。K线也逐渐变小了,量能也逐渐萎缩了,所以在长期下跌末尾就容易出现地量。长期下跌末尾的地量只是告诉我们,主力出货比较干净了,没有主力会进一步的砸盘,完全是散户在随波逐流。大盘如果持续走低,它也会跟着大盘跌,大盘如果能够进入涨势,他可能也会慢慢跟着大盘涨上去。所以这种地量出现的位置本身没有实际的意义,除非有新的主力加入进来,在地量之后有显性流入,是由新主力流入以后,驱动和决定了未来的上涨,并不是因为地量而导致了未来行情形成了中长期的向上。所以说,长期下跌末尾的地量本身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长期下跌量能越来越小,如果没有新主力加入进来,并不代表的这种趋势会得到终结,未来能涨也跟地量没有关系。但是地量能说明老主力跑干净了,没有更多的砸盘,未来的风险系数相对会小,但并不代表它没有风险,这一类的品种不作为我们可以选股的参考依据和标准。
第二类的地量出现的位置,一般是经过一个波段的上涨,又经过了复杂调整结构,在复杂调整结构的后半段出现的地量。不管是庄股还是机构股,在上涨一个波段结束后,在震荡调整的初期成交量都会比较大。一个波段的大幅上涨,在上涨途中高歌猛进,群众的情绪非常的热烈,当到达波段性高点调整初期阶段,很多散户还是认为未来还会继续延续上涨,所以在这个阶段,追风追高的资金以及抄底的资金都很积极,很主动,所以调整的初期量一般不会太小,多空双方斗争很激烈,但是随着调整的延续,时间越来越长,这些追涨杀跌的资金就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消耗,热情就降下来了,但他不是一天被降下来的,它至少需要几周甚至上月的过程。追涨的资金不想追涨了,杀跌的资金也不想出来了,所以慢慢的就趋于平淡了,对于这类的品种,上涨调整后半段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地量。我们就要重视。这代表着涨到波段性高点主力达到了洗盘调整的目的,散户该走的就已经走了,开始想进来的,现在已经被洗出去,不敢再回来,或者说是对这个股已经没有信心,没兴趣了,去找别的股票去参与行情和凑热闹去了,这个股短时间之内想再通过空间和时间的打压延长去洗更多的散户出来,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地量代表着交头相当的清淡,存量的资金形成了明显的惜售,场外看热闹的资金已经观望气氛很浓,不愿意回来,所以这个时刻的地量,我们要重视,它往往是下一轮起涨点前夜所走出来的外观形态,一旦接下来有新的异动的时候,就代表洗盘即将结束,新的起爆点即将来临,所以这个地量是有意义的。
总结一下,长期下跌末尾的地量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上涨休息或震荡下行回调末尾出现地量就非常的有意义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