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波动大,有跃跃欲试的,有惶恐不安的,有泰然处之的。
这充分反映了市场先生对投资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螺丝钉会用一系列文章,来跟大家聊聊投资里的那些事儿。
上一篇《波动如此大的指数,定投还能赚钱么?》,我们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案例:油气指数。
这个指数是过去10年波动最大的指数之一,并且背后的公司长期亏损。
但即便是这样的一个品种,遇到背后公司盈利稍有缓和,坚持定投下来也是盈利的。
这个案例并不是让大家去投资如此困难的品种。
而是借这个案例,明白指数的两个特点:长生不老+长期上涨。
- 长生不老的前提,是被人类社会需要,行业长期存在。
- 长期上涨的前提,是背后公司得是赚钱的,长期ROE(净资产收益率)为正。
所以定投指数,花时间,不输钱。
但问题来了,花时间,花多久?
如果一个品种,需要花六七年才会有收益,那也太难熬了。
如何让投资,可以更快的看到收益呢?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需要从两方面来入手,
- 一个是存量资金,也就是我们手里已经有的一笔钱,对应的是资产配置。
- 一个是增量资金,也就是未来赚到的新的收入,对应的是定投。
这一篇文章,先来了解一下存量资金该怎么打理。
不同资产,涨跌各不相同
这里我们先看一个组合,钉钉宝365天组合。
365天组合,是一个复合资产的组合,里面投资的资产类别非常多。
截止到2021年12月3日,
- 纯债(75.18%),这部分包括了国债、国开债、企业债等等;
- 股票(15.12%),债基投资的股票,一般是高分红、低波动特征的多一些;
- 可转债(5.99%);
- 其他(2.68%),例如国债逆回购,是一种比较安全的短期理财工具;
- 现金(1.03%)。
365天组合,过去两年多,也有波动。
最大回撤大约是1.35%。也就是说,假如刚好买在短期最高点的话,会看到账面浮亏最大的时候达到1.35%。
而过去两年,股票出现过30%级别的最大回撤。
纯债出现过4%-5%级别的回撤(10年期国债ETF,过去两年最大回撤4.45%)。
我们假设一下,按照365天组合的配置来看,理论上:
- 365天组合配置了15%的股票资产,那么股票出现过30%级别的最大回撤,365天组合起码应该有4.5%左右的回撤才对。
- 365天组合配置了75%的债券资产,那么纯债出现过4%-5%级别的回撤,365天组合起码应该有3.33%左右的回撤才对。
但实际上,365天组合的回撤只有1.35%,均小于股票资产、债券资产所带来的最大回撤。
原因就在于股票和债券,不同的资产,并不是同涨同跌的。
资产配置的好处
2020年3月份,全球股票资产下跌的时候,全球债券资产是上涨的。
2020年11月份,很多纯债基金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但2020年4季度股票资产上涨不错。
只要不是股债双杀,大部分时间里,365天组合的回撤,会小于单个资产理论上所应该带来的回撤。
那会不会有股债双杀呢?
也确实遇到过。
比如说,放在2013年的话,365天组合的回撤可能会达到3%-5%。
不过之后2014-2015年就是股债双牛,又连续两年上涨,收益也就回来了。
过去10年,股债双杀主要是2013年这一次。
PS:如何克服股债双杀带来的影响,也是螺丝钉一直研究的课题。方向也是有的,比如在365天组合中,增加更多的收益来源。
除了股票、债券之外,可转债、甚至REITs等,只要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以后都有可能成为收益来源。收益来源越丰富,抗单一资产波动的能力也就越强。
365天组合的这个案例,正是用来说明,资产配置的好处。
不同资产涨跌并不同步,做好配置后,整体的风险反而会小于其中单一资产的风险。
就好比打王者或者LOL,上单、中单、ADC、辅助、打野都有,这个阵容容错能力才强。
如果5个全是打野或者5个全是ADC,那风险就太大了。
又好比打篮球,五个全是后卫也不行。
对存量资金来说,做资产配置,是很好的方式。
资产配置有哪些策略呢?
经典的资产配置策略,也有很多。
例如:
注重低波动的桥水全天候策略;
注重人力资产的目标生命周期策略;
注重风险的股债平衡策略;
注重保本的CPPI策略;
注重稳定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等等。
不同策略,适合的目标客户不同。
有的策略,更适合特定的客户。
(1)例如桥水全天候策略
同时配置多个不同的资产大类。不仅仅是债券和股票,还会纳入像黄金、商品等。
并且会根据每类资产自身的波动风险大小,来分配比例。让组合整体波动水平比较小。
A股有一个对应全天候策略的FOF基金,长期年化大约8%,中间最大回撤大约4.5%。
这类策略,适合偏稳健的客户。
(2)注重保本的CPPI策略
这个策略很容易理解。以前余额宝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想过,存1万到余额宝,每天拿利息买彩票。
当然彩票本身是负收益的,不属于投资的范畴。但这个案例很形象的解释了CPPI策略。
- 大部分资金,投资安全、有利息的品种,例如货币基金、银行理财或者国债、中短期债基等。
- 少部分资金,投资高风险、高预期收益的资产,放大收益。
这样,即便高风险部分的资产出现波动,本金还是安全的。
适合看重本金的客户。
(3)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也是同时配置多个不同的、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只不过这些资产,很多门槛比较高。
例如耶鲁捐赠基金,就非常擅长使用这个策略。
例如写字楼、停车场、森林、农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这些资产并不是常见的流动性高的资产,但长期年化并不低。
将这些资产也纳入到投资组合中,那长期收益也会不错。
这个策略,适合大资金的投资者,通常是机构投资者为主。
螺丝钉最近也新翻译了一本海外的书,叫做《耐心的资本》。
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这方面的案例。
这本新书出来后也会给大家详细讲一下的。
适合普通投资者的策略
以上三种策略虽然不错,但主要适合特定投资者,或者有比较高的门槛。
对普通投资者最常用的,是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生命周期策略。
前者是按照相对固定的比例配置大类资产。例如比较经典的股债50:50,40:60,30:70等。
后者则是基于投资者的生命周期。
年纪越小,抗风险能力会强一些,配置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比例越高;
年纪越大,抗风险能力下降,配置稳健资产的比例越高。
这两种策略很容易操作,也很适合普通投资者家庭,非常经典。
目前也是被广泛应用在海外的家庭资产配置中。
下一篇文章里,我们会结合实际,来分析一下适合普通投资者家庭,存量资产的配置策略。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