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险意识非常重要
项目经理必须要有风险意识,并不是项目计划做好就万事大吉,而是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预判,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管理关键:风险意识
2、建立组织风险资产库 寻找规律预测风险
项目开发者需要建立自己的组织级风险资产库,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并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这样我们可以借鉴项目之前遇到的风险问题,从而预测项目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从分解的目标和制定的计划中,寻找依赖关系从而预判项目风险。
为了高效积累项目经验,CoCode开发了组织级资产库。一方面能够高效积累各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另一方面能够让各项目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助于预测项目风险,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
项目风险管理关键:CoCode组织级风险资产库
3、建立风险管控和全过程跟踪机制
需要建立风险管控和全过程风险跟踪机制,对项目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对开发各环节可能遇到的诸多风险,提前进行科学地规划和部署,做好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需从负责人、识别日期、应对策略、应对措施等方面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并全过程持续性跟踪。
为了及时发现和高效处理项目风险, CoCode旗下Co-Project智能项目管理平台,实行责任到人制度,根据风险影响等级自动计算出风险系数,并对风险进行优先级的划分。当系数超过10时,系统会自动标红风险,提醒我们优先处理风险,尽快落实应对措施。
项目风险管理关键:CoCode高风险自动预警
针对风险管理,平台划分了4种应对策略:缓解、转移、规避和接受。通过不同的应对策略,我们能够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做好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4、着重考虑铁三角的平衡
在软件项目开发中,需要着重考虑项目管理的铁三角平衡问题,即开发范围、开发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角关系。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对其中一个因素进行变动的时候,其他的因素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比如项目范围蔓延,这必然会导致人力和时间方面的风险。
项目风险管理关键:项目管理铁三角
5、建立定期过程改进机制 利用开发工具尽早发现缺陷
需要建立持续性改进机制,定期完善修改过程;组建长期改进工作团队(EPG组长、QA和配置管理人员等),并针对违反过程改进行为,建立约束机制。以结果为导向,让过程执行者看到过程的效果及过程改进的价值。
项目风险管理关键:过程改进机制
在软件开发各环节,需重点关注缺陷Bug问题,根据缺陷成本放大理论,缺陷拖的时间越长,后期修复的成本也越高。一个需求的缺陷,交付以后再去修复的话,成本可能会放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项目风险会非常大。
CoCode针对这一问题,特开发了评审分析工具,利用此工具我们可以通过预测遗留缺陷数量,评估评审效果,从而尽早发现所有遗留缺陷,降低返工成本和时间。通过对评审分析工具使用前后的数据对比,发现评审分析工具能够节省17-20%的开发成本,有利于项目风险的控制。
项目风险管理关键:CoCode评审分析工具 尽早发现所有缺陷
CoCode发布四大开发工具:Co-Project智能项目管理工具、需求分析工具、评审分析工具、故事点估算工具。项目管理平台发布4大版本,30天免费试用。CMMI落地工具上线,全面支持CMMI3-5级高效落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