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厉以宁,外称叫做“厉股份”,实际上他应该是中国股份制的鼻祖,1980年在一个劳动工作会议上,他最早提出来中国应该搞股份制。
1981年,我们俩在烟台参加一个中央银行研讨会,当时中国要建立中央银行,我和厉以宁在一个宿舍——烟台的芝罘宾馆。
有一天早晨,我们俩在宿舍,厉以宁老师就说曹凤岐,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用股份制的办法进行集资行不行?我当场就说完全可以,因为我本来就是搞融资的,我说股份融资可以,股份融资融的是自有资本,债务融资融的是债务资本,还要还的,股份制可以不还,还可以用,我说在西方是股票。他说你就赶快研究这个问题,我是从那天开始研究股份制。
那时候,正好有股份制的企业都搞起来了,万科、天桥,一直到80年代中期小飞乐,这一块都出来了。所以,应该说在中国,我比较早提出来要发展资本市场,在80年代中期,我就明确提出来要发展资本市场,也有文章发表。还是要感谢厉以宁老师给我的启发,我就说资本市场是股份制的延续,是股份制的高级阶段。
1989年4月,我出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是我主编的,实际上带领一批年轻人写的这个书,书的相当部分都是我写的,最后是我统的稿,这本书解答了什么是股份制,中国为什么搞股份制。我第一个提出来,股份制的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在中国没有的,我是第一次在书里提出建立一个现代公司制度,实际就是后来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且里面谈到了股票市场,谈到了如何监管。这本书厉以宁是顾问,厉以宁很支持,也写了序。但是,这本书出来,生不逢时。1989年以后,思想有点回潮,股份制是自由化,这本书很快被打成大毒草。那时我正好申请破格提升教授,北大经济学院的学术委员会通过了,学校的学术委员会通过了,最后还是被拿掉了。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教授职称也给我了,书又重印、加印,成了抢手货,很多人都买不到,出版社说再加印点,我说别印了,我再写一个,我又写了修订版,1993年1月出来了,又印了一万多册。
很多人是拿我这两本书,作为股份制试点的理论和实践,整个股份制发展推开了,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套都出来了。不管我受到什么委屈,我觉得我坚持是对的,而且股份制企业现在是遍地,我有一首诗《芝罘回眸》回顾了我参与股份制改革的历史,其中有两句“而今星火燃遍地,回眸当初自为荣”,自己感到光荣就行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