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地方政府设立的产业基金正在加速,政府主导投资的意味浓郁。据统计,全国至少有15家百亿母基金设立,其中,国有资本已经探索从金融资本市场层面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献策。
目前,全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1988只,目标管理规模12.45万亿,认缴规模6.16万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产业基金,不仅在规模和数量呈现爆发之势,同时,还出现了不少新的趋势。
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财政的出资比例明显上升。据介绍,过去,不少政府引导基金财政的出资比例相对较低,撬动社会资本成为这些基金的关键作用之一,近半数基金财政的出资比例维持在20%-30%。
而目前很多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可以达到50%以上,以深圳为例,4月颁布的《深圳市龙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就规定,深圳市内各层次、各级别的财政资金和国有成分资金出资总额占子基金认缴出资总额的比例不超过70%。
以引导基金为主力的政府产业基金之所以在近期如此如火如荼,与城市内在发展逻辑的变化息息相关。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产业基金的发展也关乎城市未来的命运。过去城市的发展,注重用良好的基础建设吸引人口,然后用人口来消化房地产,再用房地产收入来平衡财政收入。但是当下,地方政府更青睐依靠产业直接吸引更多的人口。
地方如果无法比拼先天资源,在招商引资中,引导基金投资无疑是一张王牌。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特惠模式发展模式,每一个地方政府重点支持某一两个产业和某一两个产业里面的一两个重点的公司。
中国特惠的模式下给了一些支持的时候就是重点扶持行业和企业的时候,就需要政府的产业基金做一些前期的导入和安排,这也是我们响应时代的号召。
参与主体↓
政府投资产业基金运作模式上,主要有六个主体参与形式: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发起和设立基金的合规方面,有自己的经验和基本的能力,包括平台运营和产业引导能力有自己的特点。
2、资本公司,发起成立股权基金,成立基金的时候,很多基本往往跟着某些地方政府做一些合作,共同发起这个产业基金。
3、政府母基金,参与到基金的股权投资中来,政府母基金的参与,不仅仅带来资金,也可以带来一些好的政策,还有一些背后的资源,做好特惠模式下特殊政策的支持。
4、项目投资,投资一些早期或拟上市的企业,重点会关注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未来信息技术等领域。
5、上市公司,针对基本市场有理解,他们愿意投资,愿意做一些新的产能的扩展,上市公司和资本公司进行合作,通过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联合发起股权投资的形式开拓新的产业类别,进行产业落地。
6、资本市场,给予一个资本流动的窗口,让资金更好的体现流动性,这个就是产业投资的一个需求和导向结合的过程。
专项政府引导基金模式转变↓
政府都希望通过引导基金撬动杠杆实现地方政府产业升级的目的,但由于传统母基金采用撒胡椒面的方式参与子基金,往往只有观察员的席位,并没有投资决策话语权,难以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地方政府产业升级。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政府的引导基金模式转型势在必行,具体新模式体现在:
1、基金不使用返投模式,而是整支基金投资和引进当地政府鼓励的企业,形成聚集效应和良性循环,打造产业集群的同时对被投企业进行集中赋能,助力企业创业成功,实现产业聚集、资本聚集、服务聚集。
2、GP负责项目的筛选和搬迁落户,由地方政府和GP共同决策,整只基金专项用于投资和引进当地政府鼓励的企业,制定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相匹配的投资方向与投资策略,围绕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并成功引进落户园区,实现产业聚集效应,真正实现基金目标和使命的统一。
3、丰富产业基金的内涵,专项产业基金不仅包括传统的组合式早期股权投资基金,也包括投资于一级市场股权或一级半市场定增实现募投项目落地的单一项目基金,以及围绕特定产业投资2-3个定增项目并实现募投项目落地的定增基金。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临,政府引导基金进入调整期的大背景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新模式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定制化基金才能打造以点带面推进当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