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账,结账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结帐,是在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帐的基础上,计算并记录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的结帐程序及方法是:
(1)结帐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帐。
(2)结帐时,应当结出每个帐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应当通栏划双红线,年度终了结帐时,所有总帐帐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3)年度终了,要把各帐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帐簿的第一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会计人员每个月都要结账,结账也不是说随便就能结,要规范的进行。那会计人员结账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会计网小编为您解答。
结账,就是把一定时期内应记入账簿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后,计算并记录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据以编制会计报表,并将余额结转下期或新的账簿。
结账的程序:
1、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2、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
3、将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
4、结算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结转下期。
买单也称“埋单”,买单和埋单都是“结账”的意思。但是,原来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埋单”一词由来已久,源于广东话。因为广州的饮食业,以前有先食后结账的传统做法。
广东话里“埋单”与“买单”中的“埋”与“买”两字,音近义远,这两个词的意思也是大相径庭。广东话的“埋”字,有多个含义,其中之一,有聚合、结算之意。例如,“埋口”是指伤口愈合,“埋堆”是指志趣相投者常相聚一起。从前做生意者年终结算,叫“埋年”;至茶楼酒肆,食毕开单结账,便是“埋单”。而“买单”一词源起早年广州开埠穗港异地间商业票据往来,本地付款,异地取货,当下的付钱“买”到的其实是一纸提单。可见“埋单”、“买单”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近年来,南风北渐,一些广东语词汇成了各地民众习语,作为外地人,辨音会意,“埋单”谐音而成“买单”,倒也直观简捷。这个问题算是地区间商业、文化交流中的趣事一桩吧。 当然,有些不了解广州话的字义和广州的民俗文化,把“埋单”误作“买单”,也是不足为奇的。
其实,“买单”和“埋单”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常用的意思是“付账”,由此,又引申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意思。在了解到两者其实是同义词的前提下,大家只需依自己的使用习惯来用就可以了,不必争论谁对谁错,毕竟语言是在发展中变化、丰富起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