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一个月有余,小易发现了政信定融的三大风险,在这里简单说一说。政信定融与政府债相当,政信项目的融资方一般是政府的各类融资平台(地方国资委控股),政府融资平台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等。
定融的全称是定向融资,向特定投资者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但是,政信定融与标准化债券不同的是,他是非标准化资产。这是一个风险。但是其实底层资产差别并不大,发售政信定融的城投平台,同时也有标准化资产售卖。
其次,政信定融在资质较差、地区偏僻的地方有违约的风险,显著的比如贵州地区。但是,一般到最后都会偿还,只是展期,最差是偿付本金。这是第二个风险。
最后的第三个风险,是“不纯的政信”。这个很好理解,有不法份子会售卖不纯的政信甚至假政信,融资主体和担保主体的控股股东不是政府或政府部门,风控措施中没有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作为债务人的债权抵押受让。
以上三大风险,除了第一大之外,其余均可规避与克服。即挑选政信时,用各类渠道查询评级,确认是国资委直接控股,保障政信产品的纯洁性;投资选择经济强地区的县市,比如百强县。同时,收益率在7%——8%区间,优秀地区融资成本也就这么高。如此,基本可以保障政信产品的相对“绝对安全”。
为什么要开始配置政信?政府融资平台具备政府信用,而地方政府基本不可能破产,这就是政信信仰的终极支撑。5年内,政信的信仰基本不会破。
近期我将会开始配置政信定融产品,以极高标准筛选优秀地区的政信(基本上在百强县、南方与中部地区),收益率定在7%左右。我最近研究已经积累一些经验,相关疑问可以私信咨询小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