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行业估值怎么计算(各行业如何估值及投资布局)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这个行业能不能买,那个能不能布局,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各行业的投资逻辑,以及目前相关行业市场如何。

首先,一般就分三类:价值类、周期类、未来高科技类。

1、价值类:可以用来估值的,估值手段有的看PE、有的看PB,或者现金流贴现。

2、周期类:要观察周期变化对公司价格的市场影响,用历史市净率的变化来辅助判断。

3、未来高科技类:这种公司属于快速扩张发展期,纯属做业务及方向的判断,再以历史市盈率作为辅助判断。

然后你买入的逻辑是什么,如果是技术,那么破位就闪人。如果是价值,则应该越跌越买,主要是买入的逻辑,而不是买入的价格。

一、银行类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为主,代表公司:工农中建交、招商、兴业等

投资逻辑和方法:

1、银行这种东西,是当类似债券的投资工具用的,股息率超过国债,比如现在买入就有至少5-7%的分红,已经高于一般债券,买来以后你就可以吃分红,不用管股价,适合需要现金流的人。

2、银行见底有明确的标志,就是工农中建交达到0.7倍的PB,一般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基本到了安全边际,现在工商0.56PB、交通0.45PB,其他商业银行0.8倍PB:兴业0.66PB、招商1.2PB,已经可以布局了。

3、银行的投资,长期回报肯定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是银行的波动性最低,收益也是最低的,一般用来组合配置资产,降低资产的风险和波动率。

二、证券类

代表公司:中信证券、东方财富、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等

投资逻辑和方法:

1、证券有明显的反身性行业,股市涨它能上天,股市跌它能入地。一般右侧投资,不能进行左侧布局,回头时机到了会分析一下右侧追击的实操方法。

2、反身性会让它越跌业绩越差,越跌估值越高,相反越涨业绩越好,越长估值越低,所以当你看到证券行业业绩大增,往往是整个市场见顶的标志,证券行业暴跌,恰恰是市场见底的标志。

3、如果非要钻牛角尖寻找证券行业的底部,有一个见底发办法可以大概来估计,那就是中信、海通、国泰君安这种大券商跌破每股净资产,一般就到证券的底部,再下跌的空间也就有限了,一般要看好几家来一起验证,有时候也不是特别准。中信现在1.24PB,海通现在0.72PB,国泰君安0.92PB,基本也验证的差不多底部位置了。

4、证券行业有非常强烈的周期性,不适合长期投资,如果有人告诉你说要长期投资证券行业,那么他就是新发芽的韭菜。

三、保险为代表的非银金融

代表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

投资逻辑和方法:

1、保险跟证券不同,他除了投资的反身性,还有传统的业务,传统业务占比也比较大,所以它是可以左侧价值投资的。

2、保险的走势跟大盘走势基本一致,所以大盘到底了,保险就基本可以投资了,一般保险公司的投资,都是选择股灾后入局,然后长期持有。

3、保险公司业绩也有周期性,并不会利润一直增长,包括现在的保险经纪人制度的新模式,现在保险行业就处于周期底部、市场底部、业绩底部的三低位置,基本可以价值投资了,未来3年会有不错回报,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回头再来看吧。

第四、有色金属、稀土

代表公司:紫金矿业、山东黄金、天齐锂业、江西铜业等

投资逻辑和方法:

1、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强周期行业,所以必须看基础金属的走势,比如要买山东黄金就要看金价的走势,金价又和美元指数又负相关。想买天齐锂业就要关注碳酸锂的价格,现在碳酸锂价格高位下跌趋势,买云南同业就要关注伦铜的走势,最近伦铜高点下跌了15%了。股价和基础金属价格相关性很高。

2、整个行业的投资,首先要看铜价是否抬头,敏感度排在第一的品种,只要起来就要关注了,现在铜价已经下跌了15%。其次要看PPI是否上升状态,现在PPI是下降趋势,特别要看下波罗的海指数BDI是否反弹上去,今年的BDI在最高点回落后局部震荡小反弹,说明需求没那么强烈的。那么有色金属的价格下降是大概率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离开强周期行业了。

3、有色金属是典型的经济强周期,也是不能长期投资的,必须顺势而为,在业绩最好的时候无论是否赚钱都要离开,业绩最差的时候逐渐布局。我碰到过40几块买中国铝业,拿了十几年3块卖出的,一套就等下一个周期来解套。

第五、食品饮料、消费品行业

代表公司: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伊利股份、格力、美的等

投资逻辑和方法:

1、从长期来看,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消费行业,而消费行业里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白酒,长期涨幅长期跑赢市场指数。

2、这个行业是弱周期行业,更应该长期持有,而不是做短期价差,买到便宜最重要的投资方式,一般出现负面消息的时候是布局这个行业最佳时机,比如塑化剂、三聚氰胺等行业危机时间。

3、他们的估值波动区间非常稳定,算出历史估值最低点,基本就具备安全边际,反正是有迹可循的,一般用PEG估值为主,PE不能高出可持续的增长率太多。根据今年目前的行业判断,疫情三年大家消费机会和能力减弱,目前食品饮料的估值中性,上游原材料涨价会压缩利润空间,就牛奶PEG在1附近,可以考虑,其他的再继续观察。

还有其他行业,下周整理好再给大家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