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支付宝在2019年网络安全生态峰会上宣布,其账户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升级,用户上支付宝搜索“账户安全险”完成相关操作,即可领到保单,而原本的保费则由支付宝来承担。
对此,支付宝安全事业部总裁芮雄文表示,当前账户安全险的赔付金额正在逐年减少,交易风险率是千万分之一。
这份用户保障升级的背后,是科技在不断驱动着安全。
八成交易决策在端上完成
在云端储存越发普遍的今天,殊不知,支付宝上有八成的交易决策是在端上完成,也就是用户手机。
芮雄文告诉周到君,这都是被双11“逼出来”的。
2017年双11,支付宝的支付峰值超过25万笔,不少用户提前十多天,就将心仪商品装进购物车,只待付款那一刻。
芮雄文坦言,每年都很怕爆。
这种情况下他开始思考,能不能再快一点,能不能把交易决策步骤放在端上完成。
尽管从完全的风险决策上来看,云端的数据最多,决策最广最完美,但是说实在的,在致损率千万分之一的情况下,很多交易其实是很安全的,不用到云端,不用做很多计算。
在他看来,端有自己的优点,比如速度快,省去了将数据送到云端再传回来的麻烦,此外,端对于用户的隐私保护也更为安全,而这,对于支付宝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芮雄文表示,在万物互联时代,这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简单的计算在端上进行,复杂的计算在云上进行。
■图片/支付宝安全事业部总裁芮雄文
支付宝7大安全实验室亮相
作为支付宝的安全“靠山”,依据不同研究领域而划分的支付宝7大安全实验室,在峰会上进行首度公开亮相。
这些实验室都在研究些什么呢?芮雄文做了一些简单介绍。
例如在手机丢失场景下,未来支付宝可以就操作者的行为数据,来识别当前是不是用户本人使用。
芮雄文告诉周到君,以往判断本人与否,主要有三种方式:记得的东西——密码、拥有的东西——手机校验码和生物特征。
而表现行为,则将成为第四种方式。随着手机传感器的不断升级,诸如用户握手机的方式和手指按压等,都将成为判断依据。
又比如数字钥匙。当前,我们的手机里装有包括信用卡和证件等各类重要信息,下一个装进手机里的,很可能就是钥匙。
这样一来,未来进出家门,亦或是办公室门禁,只要刷一下手机就行了。
最后,芮雄文发布了支付宝安全实验室的“3要3不要”技术价值观:
要让用户安心,不要制造恐慌;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要刻意炫技;要维护公众利益,不要有门户之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