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研究院曾经于广州发布《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其中,美国达到625家,增加了138家。中国以312家位居第2,增加了11家。印度以68家保持第3,增加了14家。英国以46家排名第4,增加了7家。德国以36家排名第5,增加了10家。
独角兽企业是世界级创业生态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独角兽企业越多,代表它的创新能力越强,创业生态越完善。独角兽有几个条件:1)全球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初创企业;2)上榜企业创办不超过10年;3)获得过私募投资且未上市。
2022年上半年,胡润研究院还在38个国家找到了369家新独角兽企业。其中中国新上榜独角兽59家,这一数量超过了英国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角兽企业总数,而英国在独角兽总数上排名世界第4。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10大独角兽中国占5家。今年排名前10的独角兽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价值的17.6%。5家来自中国,3家来自美国,各1家来自英国和马耳他。下面分别介绍全球四大生产独角兽的国家如下:
一、美国(全球独角兽概念发源国及独角兽数量最多的国家)
美国是独角兽概念发源国,持续数年领居数量排行榜榜首。据CB Insight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至2018年3月,全球共有237家独角兽企业。其中来自美国的共118家,占49.78%;美国今年曾经以625家独角兽领先全球,大幅增加了138家。美国有187家独角兽新上榜。从城市来看,美国旧金山仍然是全球独角兽之都,拥有176家独角兽,增加了25家。纽约以120家位居全球第二,增加了35家。美国拥有独角兽最多的州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纽约、曼彻斯特,伊利诺伊州、犹他州和佛罗里达州。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工作生活场景很多被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占据,硅谷更是世界各地极客梦寐以求的圣地,这里创造着大量财富,同时又是一个“烧钱”之地,再加上美国在资本和高科技人才上禀赋充裕,助力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美国十分注重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完善的创新体系以及科研投入均为小而美的科技小巨人培育提供支持。随着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
美国创办企业的目的相当于“养猪”,养肥了就卖掉,而不是不再一味追求把企业做大做优,而是想方设法引起全球竞争对手的关注,并且通过市场化并购,高溢价把企业“杀”掉,既保证了自身并购企业的快速膨胀,又减少了市场竞争对手。可谓一招鲜吃遍天,大量小而美的科技小巨人为美国跨国企业的并购提供了优质资源;尤其是通过并购,全球跨国巨头投入巨资,把并购小企业的专利发明产业化、市场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跨国公司之所以可以快速膨胀,其中源源不断并购中小企业是其成功因素之一。
美国在世界上最好的20所大学中,美国占据16个;全球百强大学,美国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更是包揽了世界排名的头几位。不得不承认,美国院校众多,院校开放的学术氛围,先进的教育理念,勇于付诸实践的教育方法使其教育质量一流,多年来更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顶尖人才。比如闻名遐迩的哈佛大学先后出了150多个诺贝尔奖,哥伦比亚大学则有100多名。
美国一直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众多创新创业孵化器成为美国创新的源泉,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融合发展了大量高科技产业。比如地处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与众多创新创业公司一起研究开发创新创业项目,为其提供了大量智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许多大学老师既是教授又是高新企业老板,并且拥有公司股份,甚至部分拥有自己的初创企业,大学老师自身与企业亲密融合,便于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付诸实践。
美国有很多创业基金为这些项目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进而培育出了大量优质人才,发展了大量优质企业。密集的科研院所和孵化器为创业团队提供了便利,十分有利于独角兽企业的崛起。美国高校分布,纽约东海岸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布朗、达特茅斯、康奈尔、宾州8所大学组成的常青藤校盟;旧金山西海岸尽管没有如此强大的院校力量,但是拥有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因此,假如没有如此多优质的大学提供智力支持,美国大量的新产业无从谈起。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整个社会具备先进的风险意识,其风险文化超前。美国自建立以来就是成为一个敢于冒险、善于创新的国家,始终以冒险、创新为荣,以智慧创造财富为荣。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十年来,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大都来源于美国,拥有大量的顶尖科学家,全球第一多的诺贝尔奖的得主,更是拥有非常高的创新指数。美国的创新文化深入骨髓,孵化了一批又一批世界级的独角兽企业。
美国的独角兽企业大部分是B2B公司,主要以技术为导向,高科技服务类公司较多。比如《2017中美独角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市场中企业应用服务行业的独角兽数量最多,在美国,服务类独角兽的数量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占比达27%。如上世纪90年代的SAP和微软等软件公司,近十年来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着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此类服务型全球性公司数量越来越多,美国一直注重培养企业家的世界眼光,企业初创伊始便瞄准全球市场,走向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彰显了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美国更是具备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适宜生存环境,集群、集聚发展的“独角兽”(旧金山、洛杉矶、硅谷、纽约的“独角兽”均超过四家)、多学科融合、创新产业化、包容性试错的宽松氛围更利于独角兽企业的孵化。
Spacex: SpaceX公司是由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于2002年创立,是美国最大的独角兽。创立以来,SpaceX已经在53轮融资中筹集了95亿美元,最新一轮融资对这家公司的估值为1,250亿美元(8,400亿元人民币)。SpaceX的主要项目包括旨在向全世界提供互联网连接的“星链”(Starlink),以及旨在让人类登陆月球和火星的“星际飞船”(Starship)火箭。2002年6月建立的美国太空运输公司。它开发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猎鹰1号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SpaceX同时开发Dragon系列的航天器以通过猎鹰9号发射到轨道。SpaceX主要设计、测试和制造内部的部件,如Merlin、Kestrel和Draco火箭发动机。
2020年5月30日下午3时22分,美国宇航局商业载人航空计划的首次载人试航发射成功 。8月2日,美国“龙”飞船载两名宇航员返回地球 。11月15日晚,SpaceX公司成功使用一枚“猎鹰9号”火箭将名为“Resilience” 的载人龙飞船送入轨道 。
SpaceX在得州南部发射星舟SN8。SN8在成功升空后约6分钟坠落,并发生爆炸。SpaceX星舰原型机在试飞测试中成功着陆 。SpaceX载人龙飞船曾经将4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执行Crew-3任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之前公布了一项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签署的总价值14亿美元的合同。据该合同,SpaceX公司将在2030年前发射5次火箭,帮助NASA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
Stripe:Stripe是由20多岁的两兄弟Patrick Collison和John Collison创办的Stripe为公司提供网上支付的解决方案。Stripe向服务的公司收取每笔交易的2.9%加上30美分的手续费。Stripe是一家成立仅仅7年但估值已达350亿美金的金融科技支付公司!Stripe支付公司是由一对来自爱尔兰的天才兄弟Collison Brothers一手创办的,他们表示随着美国最大的民营金融科技公司进入小企业贷款领域,新一轮融资使其价值增加了一半以上。
Stripe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梳理目前有的支付方式,将不同的支付方式打包成一套SDK接口,通过整体接入,降低用户的接入成本,以收取手续费或者服务盈利。目前在金融行业,很多公司已经采用了Stripe的支付通道,比起传统通道,Stripe效率更高,成本更低。Stripe每年为Amazon,Airbnb,Uber,Apple和Facebook等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处理数千亿美元的付款和结算。随着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通过在线信用卡购物消费,使得该公司发展越来越迅猛。
Databricks:Databricks是属于 Spark 的商业化公司,由美国伯克利大学 AMP 实验室的 Spark 大数据处理系统多位创始人联合创立。Databricks背后的大股东是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是美国顶级硅谷风投公司。Databricks 致力于提供基于 Spark 的云服务,可用于数据集成,数据管道等任务。2021年9月1日,大数据初创公司Databricks宣布获得16亿美元H轮融资,新一轮融资由摩根士丹利的Counterpoint Global领投。
UiPath:美国机器人自动化软件公司UiPath曾经以350亿美元的估值位居全球第三,根据PitchBook的数据,这要归功于之前由Coatue Management和Alkeon资本管理公司领投,规模达7.5亿美元的F轮融资。更重要的是:UiPath正在筹划上市,当然,它也可能会选择走直接上市的流程。
Roblox:PitchBook的数据显示,视频游戏设计平台Roblox在私募市场一共筹集了约8.558亿美元,估值达到295亿美元。与UiPath一样,Roblox也在策划上市——直接上市。该公司表示,它在新的招股说明书中更正了此前的财报计算错误,提高了2020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并计划于3月上市。(它本来想在去年12月上市,但Airbnb和DoorDash的IPO狂潮将其推迟到了2021年。)
二、中国(中国独角兽稳居全球第二及拥有独角兽最多的城市)
中国独角兽企业近些年异军突起,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中国市场特色。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和美国的独角兽数量占据全球的81%。其中中国北京曾经拥有93家独角兽企业,成为全球独角兽最多的城市,成为全球独角兽之都。中国拥有137家独角兽企业,已然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的重镇。大量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显示了中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硬核科技”独角兽正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先锋。
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14年起,微博、美团、大众点评等公司开始崛起,标志着中国独角兽进入起步阶段。2016年至2018年,根据IT桔子数据,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由71家增长至202家,行业更为多元,涉及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领域。201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更趋理性,一级市场融资总额和融资数量双降,中国新晋独角兽数量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受政府政策影响,汽车交通、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等行业开始升温。
2021年,全球共有1058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42个国家,221个城市。其中,美国以487家排名第一,比去年增加254家;中国以301家排名第二,比去年增加74家。美国和中国占全球独角兽总数的74%。
2021年全球独角兽TOP10榜单中,中国有3家企业入围。其中字节跳动以估值22500亿元人民币位于全球第一;蚂蚁集团以估值10000亿元人民币位于全球第二;菜鸟网络以估值2200亿元人民币位于全球第九。2021年全球独角兽榜单中,中国上榜TOP10企业依次为字节跳动、蚂蚁集团、菜鸟网络、京东科技、微众银行、Shein、小红书、大疆、元气森林、商汤科技,估值依次为22500亿元人民币、10000亿元人民币、2200亿元人民币、2000亿元人民币、2000亿元人民币、1300亿元人民币、1300亿元人民币、1000亿元人民币、950亿元人民币、770亿元人民币。
中国独角兽企业地域分布较为集中,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密集分布区。1)环渤海区:以北京、天津、青岛为主;2)长三角区:以上海、杭州、南京等为核心;3)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等。就城市分布而言,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合计占比高达74.7%。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总部数量最多的中国城市,前六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和南京,独角兽企业总部数量分别有91家、71家、32家、22家、10家和10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独角兽全球最贵,平均估值59.6亿美元,约为其余国家和地区平均估值2倍。
从地理分布方面,超八成独角兽聚集在“北、上、深、杭”四大城市。众多独角兽聚集在“北、上、杭、深”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经济科技发达程度高,政府扶持力度大,高新科技区政策鼓励创新;其次,这些城市拥有大量人口,人才流动趋向性明显;其三,这些城市拥有头部科创企业,给整个环境带来创新氛围,比如杭州的阿里巴巴;北京的百度、搜狐、新浪;深圳的腾讯和上海的美团大众点评。
中国独角兽重要商业特征:“技术创新+平台生态+高新区+政策扶持”。北京独角兽企业超65%集中在“文化内容”、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这些也都是风口领域;上海独角兽企业50%为新型互联网+企业,比如易果生鲜、小红书、饿了么等企业;深圳独角兽企业45%为技术驱动型;杭州独角兽企业14家,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为主,其中多半围绕阿里生态圈展开。从榜单中可以看出,大约50%的企业或多或少的与BAT有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是中国独角兽企业大丰收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呈现“三个大幅增长”:数量大幅增长、估值大幅增长、实力大幅增长。中国独角兽企业稳居全球第二,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了从偏居一隅到全球中心的跨跃、从实力孱弱到竞争力爆表的突破。独角兽企业快速崛起。尤其在INSIGHTS排行榜上,2017年全球新增独角兽企业59家,中国贡献了19家,约占全球1/3、占亚洲一半以上。数量大幅增长,意味着中国创新活跃度高。2017年,中国超级独角兽企业达到8家,数量上与美国各占全球50%;总估值达到2253.5亿美元,占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54%,
胡润百富近日发布《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2022年上半年,全球共有1312家独角兽企业,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12家,字节跳动、脉脉、大疆、商汤科技等公司上榜。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的全球独角兽榜单中,新能源相关行业上榜企业仅为12家,但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的独角兽数量已达27家。
在全球独角兽TOP10榜单中,有5家来自中国。抖音仍然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独角兽,蚂蚁集团排名第三。3家企业首次被列入TOP10榜单:Shein、微众银行、京东科技。
2022中国十大独角兽企业依次为:
抖音(北京)、蚂蚁集团(杭州)、希音Shein(广州)、微众银行(深圳)、京东科技(北京)、菜鸟网络(杭州)、小红书(上海)、大疆(深圳)、联影医疗(上海)、元气森林(北京)。由此可见,全国10大独角兽公司聚集在北上广深杭5个城市,其中北京3家、杭州2家、深圳2家、上海2家、广州1家。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城市分布情况:
北京曾经拥有90家独角兽企业,稳居全国第一。
上海以69家独角兽企业,稳居全国第二。
深圳以33家独角企业,居全国第三。
中国独角兽前十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苏州、南京、中国香港、青岛。其中分类领先者如下:
北京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抖音;
上海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小红书;
广州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希音Shein;
深圳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微众银行;
杭州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蚂蚁集团;
天津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高济医疗;
中国香港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货拉拉;
宁波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极氪汽车;
长沙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兴盛优选;
南京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T3出行;
武汉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路斯特;
合肥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老乡鸡;
成都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医联;
重庆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江小白;
青岛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日日顺;
苏州最大的独角兽企业是阿特斯阳光电力。
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代表独角兽是:蚂蚁集团(中国杭州)、支付平台Stripe(旧金山)、微众银行(中国深圳)
全球电子商务行业独角兽TOP3是:快时尚跨境电商Shein(中国广州)、极兔速递(雅加达)、Faire(旧金山)。
全球软件服务行业独角兽TOP3是:Canva(悉尼)、小红书(中国上海)、Rippling(旧金山)。
全球健康科技行业独角兽TOP3是:联影医疗(中国上海)、Devoted Health(沃尔瑟姆)、RO(纽约)。
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TOP3是:Grammarly(旧金山),Talkdesk(旧金山)、小马智行(中国广州)、由此可见,中国在这些领域大放异彩,所有领域中国都有非常不错的代表性企业。
三、印度(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曾排名第3)
印度是世界上经济体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领域,特别是IT软件行业,印度举世闻名。印度独角兽企业数量曾全球排名第3。印度2022年以来诞生了第13家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这是印度迄今为止诞生独角兽企业的最快速度之一。
印度在2021年全年,产生了44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为947.7亿美元。而在2011-2020年的10年间,印度产生的独角兽企业总数量仅为37家。截至今年3月25日,印度一共有94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为3196.7亿美元。印度“独角兽俱乐部”正加速发展壮大。
印度独角兽企业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可以用“厚积薄发”来描述。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已经形成全球第三大初创企业生态系统,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在过去几年(2015-2021年),印度创业生态系统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投资者数量增加了9倍,初创公司总资金增加了7倍,孵化器数量增加了7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642个地区,拥有超过66359家被印度商工部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司(DPIIT)认可的初创企业。印度还有一大批企业正排队等待升级成为独角兽企业。
印度的独角兽企业主要位于一线城市。比如班加罗尔是印度高科技产业的中心,也是印度独角兽公司总部基地数量最多的城市,其次是德里和孟买。金融科技、电子商务、供应链和物流、互联网软件与服务、数字教育等,已经成为印度独角兽企业较为集中的行业。
2021年,老虎环球基金曾经在印度投出17家独角兽企业。印度第一批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采用了国外的商业模式。比如印度的打车公司 Ola 对标 Uber;电商公司 Snapdeal 和 Flipkart 采取了亚马逊的模式;电子钱包领导者 Paytm 则近似中国的支付宝。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及其旗下的蚂蚁金服,投资了至少6家印度初创公司,其中5家已成为独角兽。腾讯投资的印度初创公司为12家,其中7家获得独角兽地位。特别是总部位于孟买的铁柱投资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目前有31家独角兽公司。这意味着上述两家中国公司占据将近半壁江山。
Paytm曾经是印度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在完成G轮融资之后,估值达到了160亿-180亿美元。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及旗下蚂蚁金服就对Paytm进行了两轮投资,获得后者40%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阿里又于2017年、2018年、2019年参与了Paytm的融资和战略投资,控股率达到60%。
印度最大的外卖平台Swiggy、印度当地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Flipkart、B2B交易平台Udaan、即时通讯应用程序Hike、共享出行平台Ola、在线教育平台BYJU’S、游戏平台Dream11等独角兽背后,同样都有腾讯投资的身影。
Ola 是印度本土第一大网约车服务商。除了腾讯,滴滴出行也对其进行了投资。中国的顺为资本、高瓴资本、复星锐正资本、纪源资本、晨兴资本等中国VC公司,均在印度初创公司中有所布局,多个项目投资上亿美元。据Sensor Tower数据,印度市场为抖音海外版TikTok之前贡献了6.11亿次下载,占到全球下载量的30.3%。
四、英国(英国独角兽数量处于欧洲领先地位)
英国是老牌的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牛顿、霍金等世界顶级科学家都诞生在这里。发达的经济水平加上长期的科技沉淀,使得英国诞生了较多的独角兽企业。2021年,欧洲共诞生了85家独角兽企业,其中英国以41家的数量排在第一位,创造的价值占欧洲总估值的35%以上,其准独角兽也处于欧洲领先地位,产生的影响也远远超出欧洲大陆。在行业分布上,英国大多数独角兽企业主要来自金融&电商、IT&传媒、AI&大数据这三个赛道。
虽然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独角兽企业,是欧洲的4倍,但欧洲近年来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速度是美国的2倍。特别是2021年,英国全年共诞生41家独角兽企业,创造了40000个工作岗位,估值占欧洲总估值的3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准独角兽国家排名中也处于欧洲领先地位(达到73家),其次是法国(32家)、瑞士(19家)、荷兰(13家)和奥地利(12家)。
英国成为欧洲独角兽孵化热地——英国统计数据显示,英国(41家)、德国(25家)、法国(21家)、瑞典(6家)、奥地利(6家)和荷兰(5家)是目前欧洲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国家。
英国在欧洲市值最高的5家独角兽中,占了3家。比如金融科技公司Klarna(375亿欧元,瑞典);Checkout.com(354亿欧元,英国);Revolut(278亿欧元,英国);Northvolt(97亿欧元,瑞典);Global Switch(96亿欧元,英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