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活力释放以及政策鼓励,银行消费贷产品的利率还在继续走低。近期,部分银行有开启抢人大战,通过利率优惠券、抽奖、内部邀请等活动吸引有信贷需求的消费者,并继续下调相应贷款产品利率,部分产品利率甚至低至3.2%,大有破2的趋势。
社保就是五险一金吗?社保和五险一金的区别在哪里?社保不等于五险一金,五险属于社保的主要内容,但不是社保的全部内容,社保不包含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实际上就是社保里的五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总称。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所谓的社会保险,就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采取的是一种多方筹资的社会保障模式,即国家出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参保方式,然后根据各种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障模式和目标任务,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总体上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职工社保。第二类是居民社保,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构成了社保的全部内容。
我们常说的五险,实际上就是指的就是职工社保,职工社保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和性质不同,分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险、工伤保险,这就是大家所说的五险。
作为一个正常的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除了要为职工缴纳五险以外,还要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但是从性质来划分,五险是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按照职能来划分,社保机构负责管理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大板块。其中单位和个人需要按比例缴费的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全额缴费,个人不承担缴费比例。
医保机构负责管理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生育险,由于现在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进行了合并,也就是在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中包含了生育险的缴费比例,生育险是由用人单位全额缴费,职工不用缴费。但本质上还是两个不同的险种,由于医疗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的,所以在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职工医疗保险中,并不包含生育险。
住房公积金不属于社保的范畴,而是由住建部门负责管理。住房公积金不属于保险性质的,而是属于基金性质的,实际就是一种住房保障基金,采取单位和职工个人筹集资金的办法,单位缴存和个人缴存全部是采用个人账户的方式管理,在没有办理提取之前,基金可以作为住房公积金贷款,提供给缴纳住房公积金有贷款需求的职工,利息比商业贷款要低几个百分点;没有购房需求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还可以作为自己的存款收入,相当于是一种职工福利,到了退休时可以一次性提取。
五险一金主要针对的是在岗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没有用人单位,与灵活就业人员本身关系比较密切的就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所以对于灵活就是人员来讲,是不存在五险一金这个概念的,五险一金也可以说是在岗职工的专用名词。但是社保这个概念适合所有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人员。换句话说在岗职工需要缴纳五险一金,灵活就业人员只能缴纳社保,而且是只能缴纳的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以选择缴纳的职工社保,也可以选择缴纳居民社保。
所谓的居民社保,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总称。城乡居民社保,既是我国社会保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的参保对象为没有缴纳职工社保的其他城乡居民。在职工社保和城乡居民社保之间,比如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之家,只能是二选一的关系,不能既办理职工社保又办理居民社保,二者之间不能重复参保,重复享受待遇。
综上所述,社保不等于五险一金,五险属于社保的重要内容,但不是社保的全部,除了五险以外,社保还包含了居民社保。住房公积金不属于社保的内容,属于基金性质的一种职工福利待遇,所以社保不能称为五险一金,社保和五险一金既有概念上的区别,也有内容本身的区别。
利率“3”开头成常态
每年年底和年初是银行零售传统旺季,这个时间段里银行资金充足,加之优化业绩压力,多数银行会通过推出多样活动来吸引潜在用户。
近期,苏州、杭州、上海等多地陆续有市民表示集中收到了银行放贷短信,表示银行现在个贷利率下降,询问市民有没有贷款需求。
「消费金融频道」整理了部分频道读者提供的信息发现,国有大行、地方法人银行等在这波揽客大战中,都在通过各种优惠券、活动满减来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拉新促活。
目前,工行短期贷款利率最低能做到3.75%,招行闪电贷能做到3.2%,中行3.90%,建行快贷的年化利率最低为3.85%。
以招商银行闪电贷为例,一位北京用户向「消费金融频道」展示了在招行线下申请贷款获得的3.2%的超低利率。他还表示不仅利率低,申请贷款的过程也很快。
这位消费者一共申请了总额为30万的三年期闪电贷,前18个月先息后本,利息一共只需要支付2200多元。
他还表示,招行低利率的消费贷申请过程并不困难,办理贷款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北京地区的申请条件是只要招行APP闪电贷额度超过十万,就有机会申请到利率优惠,不一定能够拿到最低的3.2%,但是3.6%、3.7%还是很有机会的。
除银行外,消费金融公司、小贷机构也紧跟步伐下降贷款利率,目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利率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大部分保持在10%-15%之间,中银消费金融的好客贷最低9.125%,马上消金的“安逸花”最低能到7.2%,招联金融最低7.3%。此外,度小满也推出了“新客首次借款专享低息”活动,首次借款年化利率低至4.9%。
这波降价潮,对于正在释放需求的市场而言,消费者可以更低的利率获得高额贷款额度,满足即时的消费需求;反过来,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也能反向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带动银行信贷增长。
低利率,高门槛
不过「消费金融频道」调查后发现,银行这波羊毛也不是谁都能薅得到的。
某银行客户经理向「消费金融频道」透露,低利率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同样也能带来坏账的风险,银行在审批的过程中一般比较谨慎,以他们银行一款最低能做到3.8%的贷款产品来看,审批过程格外关注客户资质,通常公职人员、公积金缴纳情况好的客户更容易申请到低息消费贷。
此外,部分银行低利率的优质产品主要通过邀请制邀请客户使用,消费者没有渠道自行申请。
部分消费者在申请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低利率的高门槛。一位消费者向「消费金融频道」透露,其在申请招行3.6%闪电贷时被拒贷,目前还不知道具体原因。
该消费者表示自己刚出房贷,此前未使用过其他信用贷产品,两张信用卡也从未出现过逾期,工资卡、理财都是通过招行,应该是比较优质的客户,被拒贷确实是意料之外。
除对资质要求外,时间期限、活动限制也是这波降利率的一大特点。据悉,农行、工行等大行推出的超低利率一般都有附加条件,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够享受优惠。此外,一些利率折扣券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过期作废,大部分银行的活动仅到3月就停止了。
短期内刺激消费
「消费金融频道」认为,近半年以来银行持续下调消费贷款利率应该是出于几方面考虑,一是要顺应国家政策要求,逐层放水,放宽社会融资门槛,普惠消费信贷和小微信贷;二是年末业绩冲刺,2022年社会融资低迷,业绩呈现需要优化,目前逐步放开后会有一波需求释放,银行通过低利率吸收这一波客户。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扩消费政策全面落地,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
此前银保监会也提出,为恢复和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下一步将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
政策层面来看,银行发放消费贷款成为提振居民消费能力,助力消费恢复的有力措施。
此外,还未释放的消费需求也为银行抢夺客户创造客观条件。
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相较2021年全年的1.84万亿元低0.76万亿元。
这表明2022年短期贷款出现一定程度收缩,在经济转好的2023年,这部分需求将会得到一定的释放。
从长远来看,银行的超低利率或许暂时的,但在市场充分下沉之后的存量竞争时代,无论是银行还是消费金融公司都会在保证自身盈利空间的情况下,以较低利率保证自身市场占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