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棚改是什么意思(棚改是如何拉升房价的?)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棚改,其实绝大多数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对其了解却较为有限,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详细深入地聊下,到底什么是棚改?政府为什么要棚改?棚改是房价暴涨的真实原因么?以后还会有棚改么?

 

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互相关联。

我们先来说前两个,什么是棚改以及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棚改?

什么是棚改?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棚改?

棚改,就是棚户区改造,是改善困难居民居住条件的一个重要手段,于2005年首次提出,2008年在全国推广。

很多人对棚改的理解,就是拆迁,尤其是城中村的拆迁,直到现在,仍有人期盼着哪一天,政府的城市发展规划落到自己的房子上了,大大的拆字一上墙,背后就是大量的赔付款,仿佛是天降的幸运一般,一夜之间人生财富越级,直跨新的阶层。

因此,棚改安置也被称作造富运动,这一点没夸张。

因为棚改安置全部伴随着大金额的赔付款和超多面积的房屋赔付,在郑州的“小香港”陈寨拆迁时,有一个8口之家获得了800多万的赔偿和600多平的安置房,这些东西都是一次性变现给他们,其实质是不劳而获的,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多钱,突然有了这批财富之后,想的不是投资或创业,更多的则是纯享受和消费。

也就是在这样简单直接的拆迁和赔付之中,造富了大量的人群,“拆迁户”在过去10多年一直是被等同于暴发户。

十多年的棚改和货币化安置,释放了天量的资金,又因为是货币化安置,这些人拿到钱又开始买商品房投资,帮助楼市消化库存,刺激经济持续增长。

自2008年全国启动棚改至今,完成超5000万套的棚改量,释放天量资金上百万亿。这场轰轰烈烈的棚户改革,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分化,也造成了城市间的分化与升级,贫富差距持续拉大。

这符合国家的先做强再做均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品质。

 

货币化棚改是怎样拉高房价的?

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物安置,一种是货币安置。

最初都是实物安置,也就是以旧换新,提供安置房,这种情况下,会有一种弊端,就是安置周期长,因为房子的建造需要2-3年时间。而且工程量大,对于开发商而言,多有排斥和抗拒,房子的质量和物业、园林等配置都会有所减配,引起纠纷较多。

棚改货币化安置指的是对棚户区进行改造时,以货币的形式补偿被征收的土地和房屋。

棚改的安置方式因地而异,很多是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自2013年起,三四线城市出现供给过多,库存严重的情况,于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去库存,纷纷推进货币化安置。

一方面可以短时间内增加房屋需求,有效消化房地产库存,完成库存去化目标,平衡市场供需,维护市场稳定。

另一方面,刺激楼市消费对当地政府政绩做出了贡献,也保障了开发企业对土地的需求,有利于当地土地财政收入。

棚改货币化安置成本低,操作简单,可行性高,可在实际执行中释放了大量需求,助推了本就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导致本就产能过剩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一路高涨。

棚改货币化本就是往市场上释放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通过信用市场加杠杆,完成了货币指数的成倍扩张,相当于更多的货币流入市场,通胀自然随之而来,房价走高的同时又带动更多需求增加(投机炒作需求),最后展现出供不应求,房价持续攀高。

就是这样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货币化安置推高了房价,反过来使得土地更加的贵,开发商成本更高,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叠加到房价上,最终就是泡沫的产生。

 

未来还有棚改么?

2020年起,棚改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棚改后释放的货币大量流入楼市,透支着楼市供给,在去库存的使命完成之后,国家更需要这些货币流入实体经济领域。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的内容所示,2020年国家将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也就是说棚改政策将于2020年收尾,棚户区改造将成为历史,

旧改被提上日程,尤其是在2021年,“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对楼市的政策调控仍旧在加码,尤其是提出对保障性住房(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工作推进,老旧小区或小产权房的改造工作将会是未来的一个重点。

未来住房政策的重点是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房子从哪里来,国家也给了很明确的指示,主要是以下四个保障举措:

一、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二、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

三、利用国有土地建设

四、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

除以上主要举措外,还可以改建,允许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旅馆、厂房、政府的限制住房等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

这就更加清晰明了了,未来的主方向是建设保障性住房,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完全不涉及棚改区,所以,等待拆迁暴富的朋友们真的可以醒一醒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