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商业承兑汇票有风险吗(商票支付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票据作为一种支付方式,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而其中的汇票因出票人不同又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顾名思义银行汇票是银行出具的,商业汇票是非银行单位出具的票据。

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单位开具的,以银行信用为担保,到期后银行见票即付,商业承兑汇票是商业单位开具以承兑人的信用为担保,到期后持票人要求承兑人(即付款人)无条件支付票款。

因此,银行承兑汇票一般不会出现无法承兑的情况,接受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没有风险,而商业承兑汇票有可能出现无法承兑的情况,存在着风险。


那么商票支付存在哪些风险,为何会引起票据兑付风险?e票通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一、商票支付的风险
1、商票无法承兑
本文开篇说到,商业承兑汇票是以承兑人的信用作为担保,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到期无法承兑的情况。
2、丧失优先受偿权
以商票支付很有可能丧失优先受偿权,理由如下:一是商票本身存在一定的付款期限,最长为一年,再加上结算期限,一般来说会超过优先受偿权行使期限。
二是以商票的方式支付,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支付关系变成了票据关系。若商票到期无法承兑,只能追究票据无法承兑的责任,而不能依据合同索要货款,也就丧失了优先受偿权。
3、商票难以变现
商票难以变现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商票存在一定的付款期,需要等商票到期后去承兑;二是下游企业不会接受以商票的方式支付,商票很难背书给下游单位,三是在商票到期前很难办理贴现。
二、为何会引起票据兑付风险?
票据兑付风险频发的原因是信用风险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出票人和承兑人双双同时失信。
银行鼓励企业开具票据,本意或者说初衷是为了限制贷款用途。防止出票企业把票据贴现去干别的(例如还债、放高利贷、拆东墙补西墙等等)。
因此在票据上直接固定了“收款人”。
企业签发票据的时候,银行一般会要求企业提供与收款人的贸易合同和发票。这样银行就乐观的认为:票据是和贸易高度相关的。此外,银行给公司开票据,需要该公司在银行里有保证金的(一般比例是30~50%),如此一来银行就派生出了存款。这也是银行最大的受益。
但在实际流通中,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签发了大量的脱离了贸易背景的融资票,类似于超额发行与实体经济不匹配的货币一样,超生出大量资本泡沫,这些“资本泡沫”终究需要实体经济填补。而脱离了贸易背景的融资票,导致票据和贸易之间不再存在“高相关度”。实体经济无法填补超生的大量“资本泡沫,逐步将实体经济逐步掏空。
最终导致:票据兑付风险频发,出票人和承兑人双双同时失信。资料整理自网络,更多关注e票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