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资本外流对股市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和内涵)

资本在不同国家或是地区之间进行转移的一种具有交易、偿付特点的行为被称作为资本国际流动,又可以被称作为国际资本移动。根据资本的使用时间可以分成长期的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主要研究的是短期的国际资本流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内容进行了阐述。

 

(1)期限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里面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长期国际资本流动进行了准确的划分。认为投资时间为一年或是一年之内的都是短期的,而超过了一年的则是长期的。

(2)投资者意图

金德尔伯格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投资者意图进行的。他将短期内能够在国际间进行转移的资产或是能够改变投资方向的资产归类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根据此划分,国际套利、证券市场投资、热钱以及资本外逃都可以算作为短期资本流动。

 

虽然该理论的提出明显对短期、长期国际资本划分变得更加详细,摆脱了以往那种单纯的以期限进行定义的缺陷,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该理论缺少严格的标准和具体的方法,不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是投资者主观意识决定,两者之间界限模糊,且资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很难对资金的本质进行区分。

(3)流动性标准

还有部分学者则是根据流动性强弱区划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他们认为流动性比较弱的资本,也就是流入到一个国家后在年内很难发生逆转的资本称作为长期资本;

 

而流动性比较强的,也就是流入到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可逆转的资本或是在年内不一定逆转但是流动方向却能够改变的资本被称作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体包括了在国际收支平衡之内的,借贷期限在一年之内的借贷、投资、证券投资中货币市场、国际收支平衡之外的非法资本流动和隐性资本流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动因理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流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十九世纪初,资本流动规模增加,种类也增加,甚至很多资本流动和贸易毫无关系。部分学者从国际资本流动动因进行了分析。

(1)单动因理论

该理论中认为导致国际资本出现流动的因素只有一种。首先提出该理论的人是大卫·李嘉图。他认为之所以出现国际资本流动是因为比较优势,资本从边际产出低的国家逐渐向着边际产出高的国家流入,主要是受到投资者趋利性影响。穆勒指出国际资本流动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两个国家边际成本不一样产生了生产利润差,资本从边际成本比较高的国家逐渐向着边际成本比较低的国家流入。

 

沃尔特·巴奇哈特则认为之所以出现国际资本流动是因为资本价格利率影响的。国际资本会从价格利率比较低的国家逐渐向着利率比较高的国家流入;其他的学者如马歇尔也认为总有一个因素会对国际资本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

(2)复动因理论

而随着对国际资本流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单因素理论显然已经无法解释日益复杂的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实际上不仅仅受到盈利的影响,投资者的偏好、信息获取处理能力也是重要因素,于是开始出现了复动因理论。

 

按照马歇尔理论,国际资本的流动是利率和投资风险共同决定的,高利率增加了资本的流入,但是阻碍了本国资本的流出,而投资风险,则包括了投资信息的获取难易程度、投资的安全程度以及当地法律法规适应程度等都影响了国际资本的流动。

俄林在研究过程中指出可以利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和外国投资模型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描述。科克认为,受到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以及资本类型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不一样。

 

还有一些学者,如马克罗普就提出了资本外逃的理念,艾弗森则指出了资本转移成本、资产组合多样化、投资者倾向等都是对国际资本流向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该理论和上述的单动因理论相比,显然更加全面,更能为实践中国际资本流动提供强有力的解释。

三、政策建议

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为切入点,将美国、日本股票市场与我国股票市场串联起来,实证检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与规模对不同国家股票市场间波动传递效应产生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经历了从流出到流入的动态转变,后变为流入流出交替进行。在计算我国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时,选取间接测速法,将国际储备增加额与净出口额、净FDI资本流入这几组数据作差,得到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该数值近似于非贸易及FDI资本流动值。

第二,中国、日本、美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明显的ARCH效应。选取一九九一年1月到2022年1月上证综合价格指数、日经225股价指数和道琼斯股价指数的月度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三组序列呈现明显的ARCH效应,数据效果良好,可通过GARCH模型量化生成了中日美股票市场的波动序列。

 

第三,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将日本、美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传递至我国股票市场的一种途径。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日本、美国股票市场波动率均与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会将一国或多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传递给另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从而引发该国家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

第四,描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性指标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影响程度较大,说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股票市场间波动传递的一种渠道且影响较大。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度、两国间收益率差以及美国或日本的股票价格波动对此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五,通过设定虚拟变量分析了二〇一一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二〇〇七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二〇二〇年新冠疫情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事件均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产生了负面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审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我国金融市场起步晚,发育不完善,短期国际资本具有流动性高的特点,因此遭遇突发事件时,我国金融市场更易受到冲击。审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完善,具体操作时应坚持有限度有选择的开放,注重资本项目的流动总量,把握好资金来源的结构和渠道,采取“宽进严出”政策。

 

第二,合理扩大股票市场规模,提高抵御股价波动能力。如果想要另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对大量买入卖出股票引起的股价波动有很好的防御作用,那么就要有一个足够规模的股票市场。同理可得,如果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规模有效,那么即使是少量的股票买卖都可能引发股票价格的大幅变动。由此可见,想要提高抵御股价波动的能力,维持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合理扩大股票市场规模势在必行。

第三,建立良好股票市场环境,为国际资金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国际资本具有一定的逐利性,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国股票收益率差对股票市场波动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吸引更多优质国际资本流入,需要建立一个体制完善、环境良好的国内股票市场。

第四,加强外汇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外汇监管体制。我们得知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性指标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加强外汇管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不良短期国际资本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在实际执行中,监管部门要对外汇资金跨境流动进行全程监管制度,及时跟进不良游资的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各外汇部门的配合,形成各部门间的合理监管。

 

第五,关注国际资本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加强国际间合作。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会将一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传递到另一股票市场,从而影响一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因此,我国应关注国际间合作,通过友好高效的合作,及时了解到国际资本流动动态,从而我国可有效抵御短期国际资本带来的负面冲击。

第六,基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因素和股票市场波动指数构建全球资本市场突发事件风险预警机制。随着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股票市场波动联动效应不断提高,更易引发股票市场危机的发生。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均引起世界股票市场快速传染。因此,可构建突发事件风险预警机制,指定制定有针对性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