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其经办机构是国家医疗保障局和省市县的各级医疗保障部门,有国家信用背书,筹资方式也是个人缴费和国家补贴共同组成。跟商业保险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作为保险的一种,也还是有商业保险的特点,需要先投保,才能后享受待遇。现行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是按年缴费,一缴就是一年的,待遇保障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所以各地规定的缴费期一般是前一年的7月到12月底,也有的是10月1日到12月31日。由于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疫情的影响,所以都延长了医保的集中征缴期,过了今天也可以缴费了。
医疗保险缴费按照历年的规定是有一个集中征缴期,比如说2023年的医保费,要求在2022年9月到12月底这段时间完成缴费,这段时间就是集中征缴期;这段时间内缴费的就可以在2023年一年的时间内享受医疗保险报销待遇。过了集中征缴期缴费的,医保待遇就有90天的等待期了,需要在缴费后90天以后才能医保报销了。由于疫情的影响,在12月这一个月的关键时间节点内,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广大的参保群众,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大,很多人没有及时缴费,所以综合考虑,今年的医保集中缴费期延长了,过了元旦也还能缴费
集中征缴期延长了3个月,参保群众在1月1号到3月31日缴费的,缴费的次日起生效。比如说一个人是2月1号交的医保费,如果在1月的时候发生医疗费用就无法报销了,只能2月1号之后发生的医疗费用才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如果过了集中缴费期,也就是4月1号之后交的医保费,就只能等待90天的等待期了,比如说一个人是5月1号交的医保费,只有8月1号之后发生的医疗费才能医保报销;这样万一发生疾病就亏大了,所以医保费还是需要及时缴费。由于各种原因到今天都还没有缴费的要及时续上去,一月初缴费的话还基本不会影响待遇,不然万一发生重大疾病没有医保报销需要自己负担是很难承担的。
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现在没有个人账户,也就是说大家缴纳的350元是没有返钱的,各地开展了门诊统筹报销,参保居民在一级及一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医保可以报销。而根据国家医保局的统计年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时能目录内的费用能报销6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加上大病保险的封顶线是一年40万元;不管是重大疾病还是感冒发烧的小病,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能起到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能够很大程度的减轻参保群众的负担,可以说很有参保的必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