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构成流动资产的各个项目的流动性有很大的差别。其中的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款项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变现,称之为速动资产。另外的流动资产,包括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变现能力较差,称之为非速动资产。
利用速动比率进行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由于速动资产主要剔除了存货的原因,所以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能更准确、更可靠地评价资产的流动性及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2)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认为存货占了流动资产的一半左右,因此剔除存货影响的速动比率至少是 1。
(3)速动比率过低,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风险;但速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速动比率过高,会因占用现金及应收账款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与流动比率一样,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有很大的差别。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
应用速动比率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的坏账可能比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要多;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报表上的应收账款数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这些情况,都是需要考虑的客观因素。
第二,速动比率同流动比率一样,它并不代表企业的长期的财务状况。企业为筹借资金可能会粉饰速动比率,作为债权人应进一步对企业整个会计期间和不同会计期间的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在运用速动比率分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时,应结合应收账款的规模、周转速度和其他应收款的规模,以及它们的变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某公司速动比率虽然很高,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慢,且其他应收款的规模大,变现能力差,则该公司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比该指标反映的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