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App阿凡提锦囊的朋友们肯定晓得我们有个经典策略吧,话说,这货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哟!小编小小的为难一下大家:大家知道经典策略是怎么在技术上实现的么?嘿嘿,小编今天给大家普及下基础知识,可以拿出去嘚瑟的那种哦!
小编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多因子模型,多因子模型就是帮你选择妥妥的跑赢大盘的股票哦。要知道现在市场上的基金能跑赢大盘的只有不到30%哦,玩好多因子你就成为top3。
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最为实用的是一个叫做多因子选股模型的货。它当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让我来给你述说多因子模型的前世今生。
1、1900年:盲目跟风炒股阶段
这一时期的美国股票市场几乎是一个完全的投机市场,人们选择股票根本不会考虑公司的经营好坏,财务状况。大家唯一关注的就是有多少人买了这只股票,这个股票涨速有多快,没人会在意股票价格有多高。在这个疯狂的时代,人们坚信股票会
永远的涨下去。
2、1929年:股市大崩盘,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股票价格到底受什么影响。
直到1929年股市大崩盘,几乎所有的股票下跌都超过了80%,无数人的财富被洗劫一空。经历了大崩盘后,人们开始思考股票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3、1934年初:史密斯提出了“股票价值决定于其未来收益”的重要思想
经历了大崩盘的人们,逐渐明白了了基本面的分析的重要性。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和多因子有啥关系呢。大家别着急,伴随着价值投资原理的诞生,事实已经离我们离多因子模型更近了一步。
4、1955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诞生,将股票收益拆分为市场收益和超过市场的收益。
到了1955年,马科维兹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总结出了证券投资者所获得的收益分为两部分:来自市场的收益以及独立于市场的超额收益。来自市场的平均收益是我们没法控制的,这是由整个宏观经济决定的。我们能够掌控的是超额收益。
但是,Alpha收益到底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5、1992年:Fama和French,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子模型。进一步细分了超过市场收益的决定因素。多因子模型前身诞生。
时间来到了1992年,Fama和French对美国股票市场决定不同股票回报率差异的因素进行大量对比研究后,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子模型。Fama和French认为股票跟随的市场的收益值不能解释不同股票回报率的差异,而上市公司的市值、账面市值比、市盈率可以解释股票回报率的差异。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多因子模型了,多因子模型事实上就是三因子模型的一个拓展。把三因素拓展为多因素,由此诞生了现在最为成熟的多因子模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