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怎样理解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一、概念定义

存货周转率,亦称“库存周转率”,反映的是一家企业一年中从购入存货,经过库存生产加工到销售实现整个过程的平均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是则是反映一家企业从购入存货、经过库存生产加工到最终销售实现这一个过程所需要的平均天数。

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二、 如何分析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天数?

  1. 企业存货周转率是一个正向指标,周转率越高,则越好,表明企业的库存周转得越快。从采购到生产制造再销售出去的过程很短,产生盈利的次数就越多;而存货周转率越低,则表示企业货物卖出变现的时间周期长,库存有可能存在积压变质,从而积压资金,影响企业的盈利。
  2. 存货周转天数,则与企业存货周转率相反,它是一个负向指标,即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表明企业在库的存货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销售出去变现,增加企业的盈利;反之,存货周转天数越长,则越不利于企业。
  3. 对存货周转率趋势或存货周转天数的分析,我们通常通过分析过往的存货周转率的趋势加以判断。当存货周转率趋势越来越高,表示企业库存周转越来越快,变现能力越强;而周转率越低,则表示企业库存积压,产品滞销,产生减值损失的机会很大。如果采用存货周转天数,则与存货周转率相反。
  4. 存货周转率趋势或存货周转天数有很强的行业特性。对于不同行业,存货周转率趋势或存货周转天数之间不可比,因此,对不同行业的存货周转率趋势或存货周转天数要区别分析,在做横向比较时,仅与同业之间有可比性。

三、存货周转率趋势或存货周转天数分析的意义

我们知道,在会计上,存货本质上是货币资金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把原材料通过生产制造,加工成为产品,再销售出去,存货就可以实现变现,带来更多的货币资金,而增加的那部分货币资金即为企业的毛利。因此,存货的周转速度越快,就越能够带来更多的毛利。

我们知道,企业的库存除市场需求因素以外,还带有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因此,我们分析存货周转率趋势或存货周转天数,从纵向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水平提升与否,从横向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研究的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与同行比较,是高还是低?

这些从企业管理的角度,通过分析存货的周转,发现企业运营能力的强弱或高低,对于投资者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案例说明

存货周转率趋势或存货周转天数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概念,因此,我们在此采用存货周转率表举例说明。

1、白酒企业的存货周转率

白酒企业的生产,通常都要通过一个粮食采购、酿造、窖藏、再蒸馏勾兑这样一个工艺环节,而酿造窖藏的时间长短,跟酒的品质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一般白酒企业的库存较高,存货的周转时间较长。

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存货也是必不可少的。存货周转率不仅是企业分销售水平的体现,也是存货使用度的表现。那它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们来看一下吧。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的补充说明,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存货管理水平的硬性指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量的比率,也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速率及存货资金占用量的多少,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性的同时,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按销售(运营)成本计算的平均存货

平均库存=(早期库存+年终库存)

库存周转率(天数)=360/库存周转率(次数)

不同计价基础下的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次),就是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反映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比率,主要用于资产流动性分析。其次,以利润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二级)主要用于利润分析,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与平均库存利润之比。这些公式如下:

按成本计算的库存周转率=运营成本/平均库存余额

基于收入的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

平均库存余额=(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基于收入的库存周转率-基于成本的库存周转率=毛利率/平均库存余额

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基于成本的库存周转日=365/库存周转率=平均库存余额*365/运营成本

按收入计算的库存周转率=365/库存周转率=平均库存余额*365/营业收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