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存货也是必不可少的。存货周转率不仅是企业分销售水平的体现,也是存货使用度的表现。那它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们来看一下吧。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的补充说明,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存货管理水平的硬性指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量的比率,也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速率及存货资金占用量的多少,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性的同时,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按销售(运营)成本计算的平均存货
平均库存=(早期库存+年终库存)
库存周转率(天数)=360/库存周转率(次数)
不同计价基础下的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次),就是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反映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比率,主要用于资产流动性分析。其次,以利润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二级)主要用于利润分析,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与平均库存利润之比。这些公式如下:
按成本计算的库存周转率=运营成本/平均库存余额
基于收入的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
平均库存余额=(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基于收入的库存周转率-基于成本的库存周转率=毛利率/平均库存余额
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基于成本的库存周转日=365/库存周转率=平均库存余额*365/运营成本
按收入计算的库存周转率=365/库存周转率=平均库存余额*365/营业收入
1 、期初库存、期末库存、平均库存
期末库存,是指一个库存会计期间结束时的存货数量或价值。
平均库存,是指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平均存货情况,计算公式为: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当前的库存量只反映当前的库存信息,而对于库存产品资金占用结构、是否存在压货等情况,当前的库存量无法提供更有效的信息。而通过平均库存数据,可以分析出产品在某段时间内占用的库存资金量,同时根据出货量和订货周期,可以计算出库存周转率,以避免缺货和压货,通常在产品品种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平均库存量的意义更大。
例:某品牌一家门店在9月30日闭店时的库存件数为1890件,10月份共来货820,销售670件,11月来货750件,销售590件。请计算这家店铺这两个月的平均库存。
解析:此店铺的期初库存为1890件,期末库存=期初库存+10月份来货+11月份来货-10月销售数量-11月销售数量=1890+820+750-670-590=2200件,可以算出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1890+2200/2=2045(件)。
2 、周转率
周转率,是某一段时间内库存货品被销售或被新品取代(补货)的次数,反映了库存周转的快慢。库存周转率越大,表明销售情况越好,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值(以周、月、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对企业来说,库存的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管理状况越好。
例:某店铺全年销售额为350万元,年初的库存额是85万元,年末的库存额是30万元。请计算这家店铺这段时间的周转率。解析: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值,平均库存值=(年初库存+年末库存)/2=(85+30)/2=57.5(万元),周转率=350/57.5≈6.1(次),即这家门店的货品在一年中约周转6.1次。
发布于1天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