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必须发展和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学监管能力。
建设保障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强监管科学研究。2019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明确9个重点研究项目、3项重点任务。到目前为止,首批重点研究项目全面推进。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国家药监局已建立2个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基地、2个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1个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院、1个化妆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首批认定了45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说,充分发挥国家级技术单位的龙头作用和带动作用已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我们不但要建好还要用好研究基地,加快重点项目研究,力争尽快推出一批监管新制度、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各地也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响应国家药监局号召,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开展重点学科建设,打造药品监管技术支撑“国家队”。
建设保障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机构能力建设。人才是技术的主体。能不能做好“技术支撑”,很大程度上要看从事技术支撑的队伍的能力和机构的建设情况。2020年,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的意见》要求,畅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多措并举提高其收入水平,确保优秀人才“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要加强监管力量配备,按照分级分类思路,对药品监管职能、机构、人员、设备等提出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有人监管、有钱监管、有条件监管。要以“人人都是检查员”为目标,大力开展监管队伍素质教育和培训。
建设保障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化是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一年,国家药监局在国际合作中成绩明显,比如参与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国际药品监管机构联盟工作更加深入,牵头组织编写的3份指南文件得到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管委会批准,等等。2020年,相信随着深入探索国际药品监管机构联盟工作合作机制,深度参与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国际协调和指导原则制定等工作的开展,我国在药品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国际协调能力,以及药品监管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将不断加强。
建设保障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要提升智慧监管能力。2019年,国家药监局提出着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监管工作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通、大系统共治、大服务惠民的智慧监管迈出扎实步伐,药品监管云正式运行,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新版药品监管APP、化妆品监管APP上线运行,药品(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顺利,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并在天津启动试点。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自然也就谈不上药品监管现代化。2020年,各层级、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入实施药品智慧监管计划,建设智慧监管平台,提高监管效能,提升监管的透明度、靶向性、时效性和预见性。
建设保障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一个大工程,除上述几点外,还涉及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最严谨的标准”是保障药品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要充分关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提升科学监管能力。(中国医药报评论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