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应收账款减值处理方法(应收票据的减值损失是什么)

应收票据其实就是有明确到日的、格式化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需要考虑收回的信用风险,应收票据自然也需要。

 

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

应收票据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关于应收项目的减值计提要求,根据其信用风险特征考虑减值问题。对于在收入确认时对应收账款进行初始确认,后又将该应收账款转为商业承兑汇票结算的,发行人应按照账龄连续计算的原则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

 

对于坏账准备,审计师应当通过以下程序评价企业对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适当性:

1、取得或编制坏账准备计算表,复核加计正确,与坏账准备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将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本期计提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并确定其是否相符;

2、检查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评价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方法;

3、复核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是否按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的既定方法和比例提取,其计算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检查转销依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账重新收回的,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通过比较前期坏账准备计提数和实际发生数,以及检查期后事项,评价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2019年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开始以来,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评价应收票据坏账准备的适当性变成了一个会计问题而不是一个审计问题。

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本来就没有什么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的意识,再加上新金融工具准则提出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让一般的企业更是云里雾里。最后,又变成审计师拿着模型对着企业的财务数据往里套,去补提坏账准备。

在这里,我们看到,事务所做的是会计而不是审计,事务所常常因为过于复杂和理想化的准则不得不承担一些不必要的会计责任,这是很无奈的现实。

「资产处置损益」是会计科目,「资产处置收益」是报表项目,在利润表上位列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之后,营业利润之前。

 

《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2019年4月30日):

 

5.“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子公司和业务除外)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

 

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包括在本项目内。

 

该项目应根据“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处置损失,以“-”号填列。

 

根据以上规定,注意几个要点:

 

一是,从资产的类别看,「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是用来核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处置利得和损失

 

金融工具的处置利得和损失是通过「投资收益」「贷款处置损益」或留存收益类科目(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利得和损失是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利得和损失是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二是,从核算的内容来看,非流动资产的处置利得和损失,以前是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不属于营业利润项目,现在单设「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用来核算除非常损失、盘亏损失、毁损报废损失以外的非流动资产的处置利得和损失。

 

三是,新近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与财会〔2019〕6号文关于非流动资产偿债损益的规定有所不同。前者要求计入「其他收益」,后者要求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从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看,笔者认为应该以债务重组准则指南的要求为准,即统一通过「其他收益—债务重组收益」科目核算。

 

也许有人会说,应该理解为,会计核算计入其他收益,报表列示计入资产处置收益,这个其实是很难做到的,「资产处置收益」列示的是资产的处置收入(公允价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之差,而新债务重组新准则下,「其他收益—债务重组收益」科目核算的是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偿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差,这两个数根本不是一个口径,会计人员再大的能耐也分析不出来。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及时获取实用好文章!

「理个税」提供最专业个税资讯及筹划与综合管理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