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讲解三种与众不同切入角度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厚此薄彼。
具体来说,就是当大家都写一个人物或事件的某一方面时,我去写另一个方面。
举个例子,电视剧《小欢喜》热播时,大家都写陶虹饰演的妈妈,因为她对孩子的控制欲太强了,非常有代表性,由此引申出“为你好”式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不好影响,然后建议这类父母应该怎么做。
然而有一篇文章就换了个角度,它没有强调陶虹饰演的妈妈对孩子的控制欲,而是换成她对闺蜜的控制欲,进而上升到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分寸感。
(文章链接:《再好的关系,也要懂得“分寸感”》
https://mp.weixin.qq.com/s/iNBX1WITJCHAc9vlPI4WXA)
其实,具体来看,这篇文章还是在写人的控制欲,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述方式。文章的切入角度变了,从母亲对孩子,从亲子教育到广泛的人际交往,受众的范围也扩大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角度。
这种方法,还有一个衍生形式,就是比如当人们都去写影视剧或者热点事件的主角时,我可以去写配角。
第二个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也就是,如果大家都说这个人物或者事件好时,我就去找这个人物或者事件不好的地方去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找人物或者事件不好的地方去写,不是单纯地写它不好,而是要能够从这个不好中,看到某种好的价值。
也就是说,这个人物或者事件本身,一定是具有双重性的,只不过我们是选取另外一个小众的角度去写。
例如,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里,看了于谦和白慧明的相处模式,很多人觉得在这段婚姻里,于谦是一个很自我的人,而白慧明在婚姻里付出相对更多、牺牲也更多。
很多作者借此写文章,呵责“于谦式”丈夫不懂体贴、冷漠,呼吁在婚姻中,男性应该体贴女性。
相比之下,有一篇文章,就很巧妙地说了白慧明的“不好”,她一直顺从丈夫,从没考虑自己,处于卑微的位置,借此引出“讨好型”人格的概念,从而引导女性不要做讨好型妻子。
(文章链接:于谦和小10岁老婆上综艺被吐槽:讨好型女人,都是婚姻里的“弱角色”
https://mp.weixin.qq.com/s/KJC5LhVQrHC0INfQmvx03g)
这个方法,就是巧妙地运用人物或者事件的双重性,当大家都去写一个角度时,我去写另外一个角度,让读者眼前一亮。
第三个方法,就是立场中立,出其不意。
我们经常看到,当某个热点事件出来后,一般作者要么是站在这一方,要么是站在另一方,给予或赞同、或指责的评论。
那这里有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就是不偏不倚。也就是说,我不占任何方,而是给出一个很中立的说法。
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小女孩溜邻居家的大狗出来玩,结果忘记牵狗绳,狗在奔跑时,耷拉在地的狗绳把一个老人绊倒了,老人脑部着地,大量出血去世。
听到这样一个新闻,大家心里都很不好受。这个新闻里的女孩,也并不是故意为之,纯碎是意外。而事件的结果也确实是,这个无辜的老人,因为这个女孩间接地去世了。
事件一出来,有人写文章去指责女孩及家人。有人责怪女孩没有牵狗绳就出来,也有人指责女孩的监护人,由于父亲平日在外打工,疏于教育导致女孩不知道应该牵狗绳。也有人同情这个去世的老人及家人。
事件的最后,这个老人家属没有追究责任,又有人说,这位老师的家人很善良。
在众多占女孩,和占老人的切入点里,一篇文章很中立,它没有说哪个人的对错,而是用一个很中立的观点,说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文章链接:《88岁老人被狗绳绊倒意外身亡,揭露人性真相:因果,谁也躲不过!》
https://mp.weixin.qq.com/s/UjiPK9Z5veFWEHBK4qhipw)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适用于,新闻事件本身就比较复杂,哪一方都有值得谅解的地方,但也确实有过错。
无论占哪一方,可能都会被骂。所以,当作者避开对错去看问题,获得读者的认同度也就会高一些,也会让读者跳出事件本身的评判,而去思考自己的生活。
切入点的积累方法:
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大部分热点新闻或者影视剧中,可以选取的角度通常都是那么几个。如果我们在平时多多留意别人的文章,就可以在下次遇到类似热点时,直接拿来用,这也是一个最直接的投机取巧的办法。毕竟,经过验证的爆款角度和观点,一定是被读者喜欢的。
所以,同学们可以在平日里多注意阅读、积累。当一个热点事件出来以后,可以多多翻阅公众号文章,看看这些文章都是从哪些角度去切入的,做成盘点分析。
平日里可以多看热点文章,学会观察和分析别人的切入点,收集起来,等到日后使用。
好的选题加上好的切入点一定是100分的爆款文章!
我是@寡人于小鱼一个爱学习爱分享爱交朋友的初学写作者,我们一起努力吧?#无条件写作日##微头条日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