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目前服装类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市场产品设计成本高、需求变化大、产品投放效益差、行业内竞争加剧等多重困境,亟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服装行业拥有一系列成熟的服装生产产业链,其面向的消费群体范围广、数量大,因此,许多服装类企业试图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推动新研发、新制造、新零售发展,通过进入上下游或者其他行业寻找新的盈利点,以期突破发展瓶颈、提高企业盈利。
融资约束是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债务融资在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创业人对企业盈利的索取权上占据优势地位,国泰安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服装类企业杠杆率普遍较低,融资方式主要为权益融资,债务融资规模受限。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为制造行业提供的信贷支持力度不足,又由于服装纺织企业产品的价值会出现季节性和周期性波动,缺少融资抵押产品,服装类企业的融资约束更加严峻。
多元化经营下企业新项目的投资需要大量资金,自有资本通常无法满足资金需求,因此,外部融资在多元化经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多元化经营经济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房地产等行业,针对服装行业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2017—2021年沪深A股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
以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服装纺织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以及企业融资约束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盈利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重要特征的情况下,经营多元化当期对服装企业盈利有负面作用,且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是持续性的。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服装类企业融资约束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盈利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即融资约束相对高的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会使企业盈利状况加剧恶化,而融资约束相对低的企业,其多元化经营水平与企业盈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考虑到内生性问题,采用多元化经营指标滞后一期,结果仍支持上述结论。
针对服装类行业目前市场竞争激烈、融资受限、多元化经营经济后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服装纺织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实施多元化扩张战略的同时应重视提高核心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为跨行业扩张提供适宜、稳定的资金支持。(2)服装类企业进入新行业前,应适量增加流动性资金以维持现金流稳定,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带来的负面影响。(3)政府监管部门应放松信贷约束,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优化实体经济企业外部融资环境,进一步缓解制造类企业因为多元化投资带来的资本成本高、资金不足等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