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19日公布2019年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结果:受访者理性程度进一步提升,短线交易行为有所减弱,盈利投资者更理性;参与公募基金积极性显著提高,间接入市渐成趋势。
为系统了解个人投资者群体状况,持续追踪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变化,日前深交所组织开展了2019年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延续了历年跟踪调查框架,主要涉及投资者结构、知识水平、投资理念、交易行为、投资者教育需求等方面,并增加了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热点问题的看法等内容。
本次调查按照证券账户的地理分布状况,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共回收24896位投资者填报的有效问卷,覆盖全国342个大中小城市,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平均账户资产量增加,中小投资者比例有所下降,股票资产配置略有提升
2019年,受访者平均账户资产量达54.7万元,较上年增加10.2万元;证券账户资产量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比75.1%,较上年减少4.9个百分点。受访者投入到股票中的资产占家庭总流动资产的27.3%,较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其中,40岁以上受访者股票在资产配置中的比重为29.3%,较30岁以下受访者高5个百分点。
二、参与公募基金积极性显著提高,间接入市渐成趋势
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入市成为市场新趋势。过去一年中,参与过公募基金交易的受访者较上年大幅增加17.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5.8%,为近四年最高;其中,30岁以下受访者参与公募基金比例为49.4%,较40岁以上受访者参与度高7.5个百分点。
三、投资知识水平整体持续提升,创业板投资者知识测试得分较高
近年来,随着投资者教育工作持续强化,受访者投资知识水平持续提升。总体来看,相比2014年,2019年受访者投资知识水平显著提升,投资知识测试平均得分从57.6分提升至73.8分。
从投资者结构看,创业板投资者知识测试平均得分75.5分,高于总体平均水平。新入市投资者(平均70.8分)、西北地区投资者(平均70.1分)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各年龄段的投资者得分差距不大。从答题正确率看,投资者对金融产品、投资者权益、交易规则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
四、理性程度进一步提升,短线交易行为有所减弱,盈利投资者更理性
2019年,受访者中有短线交易类行为的占比15.5%,较上年减少4.5个百分点,有价值投资类与趋势跟踪类行为的投资者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受访者短线交易明显减弱,一周内交易若干次的占比35%,较上年减少11.4个百分点。此外,过度恐惧(占比28.7%,较上年减少14.7个百分点)、投机追高(占比32.4%,减少14.4个百分点)、处置效应(占比27.2%,减少11.8个百分点)等常见非理性心理偏差也明显好转。
对比看,盈利投资者投资行为理性程度显著高于亏损投资者:盈利投资者中处置效应(过早卖出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轻信传言和现时偏好(宁愿买明天可能涨10%的股票也不买1年后可能翻倍的股票)等非理性心理偏差发生率分别较亏损投资者低14.8个百分点、8.1个百分点和7.6个百分点。
五、证券基础知识、投资风险揭示等需求较强
受访者认为最需要的投资者教育内容依次为:证券基础知识普及(65.6%)、投资风险揭示(63.2%)、投资产品及策略介绍(59.7%)、规则解读(58.2%)等。
从投资理念看,资产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中,27.4%秉承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相较其他投资者占比较低,有必要针对性引导培育中小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
六、期待创业板改革
多数受访者对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表示期待,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事项依次为:“支持更多成长性企业上市,进一步分享创新红利”(34.0%)、“完善并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促进市场优胜劣汰”(23.8%)、“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18.1%)。
七、新《证券法》投资者保护制度中建立“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最受期待
新《证券法》在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最期待落地生效的依次是“建立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62.4%)、“显著提高证券违法违规成本”(50.8%)、“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42.8%)。
受访者高度关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其中最受期待的改革举措依次为:“严厉打击说假话、做假账”(71.4%)、“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增强信息披露有效性”(64.3%)、“完善退出机制,促进僵尸企业出清”(42.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