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关注金融,你将会被这个世界抛弃,因为你赚钱的速度很难赶上印钞的速度。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您将收到更多关于金融的独特观点!
2018年1月12日,央妈公布了截止2017年12月末人民币的数据:
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狭义货币(M1)余额5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流通中货币(M0)余额7.06万亿元,同比增长3.4%。
一看到这些数据就想到通货膨胀,一提到通货膨胀,我们都能想到是货币贬值了,没错,通货膨胀率就是一个反映货币贬值的指标,原因为货币发行量大于货币的实际需求量,相反如果货币发行量小于货币的需求量,则会发生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意思就是,整个市场上有3块钱的商品,但是国家发行了6块钱,用这6块钱的货币去购买本来就值3块钱的货物,就相当于现在用每两块钱去买之前一块钱的货物,也就是现在的两块值以前的一块,这就是通货膨胀。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表示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数,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价格就是猪肉价格,短期内CPI有一定波动是正常,但当CPI持续全面地增长,说明很有可能发生了通货膨胀,不过并不绝对,但是通货膨胀发生了CPI则会一直上升,CPT增长率会一直为正。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统计口径按照地区来算,不包括本国或本地在外国或其他地区的人创造的价值,GDP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可以反映一国的财力。一般来说,GDP增长CPI也会增长,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
M2是广义货币,说到M2必须要知道M0和M1是什么,国际和我国分别对M0、M1和M2做了解释,有一些不同,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M0=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M2增长说明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反映着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GDP越高,对M2的需求量就越高。
通货膨胀和CPI相关性极大,GDP与M2指标也相关性很大,我在下文将论述四者的关系。
1.通货膨胀的概念
其实通货膨胀可以简单理解为货币超发造成的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从而造成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率公式为(p1-p0)/p0,其中p1是当前价格,p0是之前价格。用百分比去表示通货膨胀率。
2.CP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CPI表示是物价指数,即所有商品物价和之前相比上升或下降的比例,用来观察通货膨胀的水平。通常来讲CPI》3%,即是通货膨胀。两者区别我个人觉得:通货膨胀更注重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量,而CPI是通过物价指标去反应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量。
3.GDP与M2是什么
GDP增长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与之前相比增加的比例。而M2反应的市场上的货币量,它主要包括:流通货币+银行存款,是反应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4.四者之间的关系
国家会通过GDP的增长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GDP增长的多货币就可以多发一些,增长的少货币就少发一些,如果货币发的多(M2增长的快)而GDP增长的少,就是造成物价上涨,CPI指数上涨过快,从而我们就可以说当前时期是通货膨胀时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