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什么(会计新手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费用的划分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与受益程度成正比。
  (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的计算,关键是选择适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目前,企业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
  (四)遵守一致性原则
  (五)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成本核算对象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概念
  成本核算对象,是指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二)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1.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产品或管理上不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
  2.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以每批或每件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
  3.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产品且管理上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
  4.产品规格繁多的,可将产品结构、耗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各种产品,适当合并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项目
  设置:
  1.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
  3.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以及停工损失、信息系统维护费等。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材料、燃料、动力及职工薪酬
  一、产品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则
  1.受益性原则:谁受益,谁承担
  2.及时性原则
  3.成本效益原则:效益要远大于成本
  4.基础性原则:原始记录为依据
  5.管理性原则:有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二、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
  (一)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1.“生产成本”科目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2.“制造费用”科目
  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二)材料、燃料、动力归集和分配
  1.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对于能分产品领用的材料、人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项目。
  对于不能分产品领用的材料,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直接材料”项目。

 

【案例1】福喜公司2018年3月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6 000千克,每千克10元。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100件,B产品为200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0千克。
  要求:以产品所耗费的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计算A产品和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00×10=1 000(千克)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00×20=4 000(千克)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6 000/(1 000+4 000)=1.2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消耗量=1 000×1.2=1 200(千克)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1 200×10=12 000(元)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消耗量=4 000×1.2=4 800(千克)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4 800×10=48 000(元)

(三)材料、燃料、动力分配的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四)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五)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案例2】福喜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工人职工薪酬5 000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6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要求:以产品所耗费的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A、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5 000/(600+400)=5(万元/小时)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600×5=3 000(万元)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5=2 000(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