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评价指标构建方法(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如何构建)

一、构建依据

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不只是经济快速发展,而是以符合“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依托于更高的发展格局。为克服我国经济社会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中央率先倡导了一种全新的国内、国外大循环的战略。要达到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在新的双循环模式下,通过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协调,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此,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模式,在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建立重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从“内需、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六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1)拉动内需。国内循环是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城市,经济总量在全球位于前列。根据重庆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表明,二〇二〇年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一年相比仅增长1.34%,其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1.13%。重庆在二〇二〇年的消费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上述数据表明重庆还具有强大的消费动力。

 

因此,需要通过拉动内需来促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稳定发展,如果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过大、通货膨胀,将引起经济格局的不稳定。政府需要通过稳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来带动居民消费水平,从而促进消费升级。

(2)创新发展。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位于核心地位,通过创新发展来解决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问题。在目前国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达到科技创新的新高度。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其人力与财力的支持,通过对创新发展的投入而取得一定的生产成果,获取一定收益,为经济带来增长。

在二〇二〇年,重庆市数字产业增长值达1824亿元,大数据智能化企业达7000余家。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并引领高质量发展。

 

(3)绿色发展。目前,中国发展面临资源紧缺的难题,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更不能忽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绿色发展不仅仅是看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还需要关注企业对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企业污染排放指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重庆市森林覆盖率在二〇二一年达54.5%,位于全国前十。政府应强化人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合力打造低碳社会。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衡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协调发展奠定了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来缩小人民收入差距的问题,协调发展不仅需要解决城乡区域之间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产业结构之间的问题。内循环强调产业链的完善,同时保证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因此,协调发展通过区域协调、产业协调来反映。

 

(5)开放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模式尽管是以国内为主,但也不能忽略外循环的影响,同时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开放的发展,通过外循环来带动内循环发展。开放发展不只是对外开放,建设开放通道,还需政策上的开放。

在政策、法律上为开放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营商环境的良好发展可以为重庆引来更多的外商投资,带动国内贸易。通过开放发展为重庆与国际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对外贸易创造更好发展条件,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6)共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共享,应该让人们分享发展的结果。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小康,但发展成果应更加反馈到群众,推动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共享发展注重改善民生问题,而人民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教育、医疗等问题。因此,共享发展可以通过公共福利、医疗福利、教育福利来反映。

 

二、结果分析

(一)拉动内需

从增长速度来看,二〇一一年增长率最高,二〇二〇年指数比二〇一〇年增长了0.1958,增长幅度与其他层面相比较小。而在二〇一二年、二〇一四年、二〇一七年以及二〇二〇年拉动内需层面指数增长率为负,主要是因为二级指标经济稳定在上述年份有明显的一个下降趋势。从二级指标看,经济增长与消费规模基本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而经济稳定在二〇一一年指数得分最高,其他年份表现出反复波动变化。

观察经济稳定的三级指标可以发现,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失业率可这两个指标发展都不稳定,在二〇一一年消费者物价指数达到最大,而在二〇一七年达到最小;在二〇一九-二〇二〇年失业率由2.6%上升到4.5%,波动较大,从而导致拉动内需层面指数得分反复波动。

 

综上所述,从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拉动内需层面指数得分中可以看出,消费规模最为稳定,且有稳步增长的势头,而在指标经济稳定的评价中呈现出反复波动的局面。经济发展是拉动内需的必要条件,只有经济发展了,消费者才敢消费,愿意消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内需才能稳步扩大。

(二)创新发展

在二〇二〇年创新发展指数得分最高,为0.9621,在六个层面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协调发展层面。从增长幅度来看,二〇二〇年比二〇一〇年增加了0.8121,排名第三,但其在二〇一一年指数得分增长率都有轻微下降,主要是因为创新成果得分有下降趋势。在二〇二〇年,创新成果、创新投入以及数字经济指数得分都相对较高,表明在创新发展层面重庆市发展程度较好。

 

从二级指标看,创新成果有轻微波动,主要是三级指标汽车增长量波动,汽车产业作为重庆工业产业支柱,近几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加大了扶持力度,应加大对汽车产业的科研投入。高新技术创收度保持相对稳定增长,表明高科技企业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效发明件数持续增长,表明重庆市创新成果产出能力加强。

综上所述,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的得分显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创新发展,只有加强创新投入,转化创新成果,赋能数字化,以创新赢得优势。

(三)绿色发展

在二〇二〇年,绿色发展指数达到最高0.9206,在六个层面中排第三名,比二〇一〇年增加了0.7573。从增长幅度来看,二〇一三年、二〇一五年、二〇一八年及二〇一九年增长率为负,主要是因为二级指标绿化水平、能耗强度在上述四个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其中,能耗强度得分指数增长较快,主要是因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与人均水资源得分指数增长较快,表明重庆市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在绿化水平指数得分中可以看出,在二〇二〇年指数得分较高,处于绿化水平较高的层次。其中,森林覆盖率指数得分逐年增长,表明重庆对绿色发展具有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从重庆市绿色发展水平指标的得分来看,虽然绿色发展指标的分值出现了多次的波动,但是,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政府仍应重视在发展工业中对环境的保护。

(四)协调发展

在二〇一〇-二〇二〇年,指数增长了0.9321,为六个层面中得分最高。从增长幅度来看,仅在二〇二〇年有轻微下降,主要是因为二级指标产业协调有轻微下降;在二〇一一年,协调发展指数增长幅度最大,由0.034增长到0.7318。在区域协调指数得分中可以看出,重庆市区域协调程度较高,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比得分指数也逐年增加,城乡收入差距逐年减少。

在产业协调指数得分中可以看出,在二〇二〇年有轻微的下降,其他年份逐年增加,主要是二〇二〇年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得分下降,重庆市政府应注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在重庆市高质量发展中协调发展层面指数得分可以看出,重庆市协调发展程度较高,但不应降低对协调发展的关注,应将其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五)共享发展

从增长幅度看,在二〇一二年、二〇一四年、二〇一五年,共享发展指数增长率为负,主要是因为二级指标医疗福利指数得分在上述年份呈现下降趋势。由医疗福利指数得分情况可以看出,重庆市医疗保障仍需加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率出现反复波动,政府应加强居民对医疗保险的关注度,对医疗保险的政府扶持力度。

 

由收入福利以及教育福利指数得分可以看出。重庆市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保持着高度重视的态度。综上所述,在重庆市高质量发展中共享发展层面指数得分可以看出,重庆市应加大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不应局限于人民的收入与教育,还有其他方面,让人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