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将通用的财务报表调整为管理用财务报表呢?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编制的,但企业本身在评价内部财务业绩和经营成果时,是以收付实现制来考虑的。所以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备编制的财务报表不适合企业内部管理使用,因此要将其调整为管理用财务报表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在通用的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了重分类,分为经营性和金融性两大类。那么如何区分经营性和金融性呢?一般来讲,先确定金融性的,因为企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数量是有限的,比较容易确定,然后用资产总额或负债总额扣除金融性的,剩余的就是经营性的资产和负债。
1、金融资产的确定
常见的金融资产包括:
(1)货币资金(企业在满足未来持续发展所需要资金的前提下剩余的用于投机动机所持有的现金);
(2)交易性金融资产;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持有至到期投资;
(5)应收利息(持有债券投资形成的利息,投资债券本身就属于金融活动,其产生的利息应为金融资产);
(6)应收股利(除长期股权投资形成外的);
应注意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属于经营资产,因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而持有的。比如企业持有对供应商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利于稳定购货渠道,持有对购货方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利于稳定销售渠道,所以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应属于经营资产。
2、金融负债的确定
常见的金融负债包括:
(1)短期借款
(3)应付利息
(4)应付债券
(5)交易性金融负债
经营资产=资产总额-金融资产
经营负债=负债总额-金融负债
则有: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投入到经营活动中的资本是净经营资产;从债权人角度来看,投入到经营活动的资本是净负债;从股东的角度来看,投入到经营活动的资本是股东权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