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解决方案》不是高大上的商业需求文档(BRD),却应用了BRD的商业思维。
从市场需求、商业运作、公司业务执行的角度,对日常的业务需求提出具有可落地性的业务与系统产品方案,是产品经理每落地一个需求时必须输出的文档。
1、《业务解决方案》在系统产品规划设计中为何举足轻重?
先来做一个小测试。
回想下你在软件产品交付过程中,你需处理“需求变更”和“临时需求”频率是( )
A. 每天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季度集中处理
我们曾对行业内上千名产品经理进行调研,选择A、B的占比达到80%。
可见“需求变更”和“临时需求”是影响软件产品交付进度与质量的头号问题,且是行业共性问题。
为何会如此?
我们对被调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无一例外地发现,这些产品经理在接到“软件需求”时,最直接的思维便是考虑“在哪个系统新增模块?”“或在哪里新增功能和字段”。
即大家的惯性思维会聚焦在如何设计产品功能上!而忽略了对需求背后业务的梳理和分析,对需求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深度思考!
梳理与分析需求背后的业务价值何在?能解决需求变更的问题吗?
再来看一个场景,思考场景中“需求变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此场景中需求被迫变更原因是什么呢?
A. 业务提交需求时,未将需求考虑全面
B. 产品经理接收需求时,未将需求关联的上下游业务梳理清楚
C. 产品经理没有全面梳理需求背后的干系人
以上ABC都是相关联的因素。想管理好“需求变更”,本质是要管理好需求背后的业务及干系人。
那如何避免需求变更或临时需求?
资深的产品经理首先会基于需求分析业务及业务问题,然后输出《业务解决方案》。
《业务解决方案》在产品交付过程中,是《产品需求说明书PRD》输出的前提依据。
《产品需求说明书PRD》模板可参见:软件产品需求说明书(PRD)模板详解--产品经理必备的文档技能
有时我们也可将其内容合并到《产品需求说明书》中,但对于模块级以上的产品需求,在IBM、金蝶、美的等成熟型企业都是要求产品经理独立输出的。
主流互联网科技企业产品交付流程与文档清单
2、《业务解决方案》的阅读对象与输出流程
2.1 阅读对象
首先理清《业务解决方案》要达成的目标有哪些?
(1)需求背后的业务是如何运作的?有哪些上下游关联业务?
(2)需求想解决的根本性业务问题是什么?最佳的业务方案是什么?
(3)需求更细化的业务规则有哪些?涉及的业务表单和核心数据是什么?
(4)需求还涉及哪些关联部门和干系人,如何管理他们?
谁需要关注以上这些问题呢?包括需求部门、需求关联部门、IT产品部门。
因此《业务解决方案》的阅读对象包括:
(1)需求部门负责人、需求提出人
(2)需求关联部门负责人及其IT产品接口人
(3)IT产品总监、关联系统或模块的产品经理
2.2 输出流程
《业务解决方案》的输出,需要业务部门与关联系统/模块的产品经理充分参与。
围绕要达成的目标展开充分调研,理清业务协作流程及过程的关键业务表单,并彼此确认达成共识。
基于此才能全面且精准提出系统产品解决方案,减少因考虑不周而产生的被动变更。
业务解决方案的输出流程如下:
业务解决方案的输出流程
3、如何写一份优秀的《业务解决方案》?
完整版的《业务解决方案》思路遵循分析事物常用的“结构化思维”。
即从宏观到微观逐级拆解、深入,聚焦理清业务模式、业务场景、业务流程、业务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业务解决方案》内容结构
文档基本要素“内容目录”“专业名词解释”“修订与评审记录”是完整文档必要的一部分,能帮助你建立文档逻辑结构、降低内容理解成本、提供透明的可追溯路径。
具体含义与编写技巧可参见推文:产品需求说明书(PRD)模板详解
3.2 主体内容
一、公司业务概述
目的:
帮助自己与读者理解行业与产业链概况、公司定位、公司核心业务,为后续深入业务流程做好铺垫。
技巧:重点说明白3个问题:
A.公司所处的行业现状如何?上下游产业链是怎样的?
B. 公司处在产业链当中的哪个环节(即生态位)?核心价值是什么?
C. 公司面向的核心客户是谁?核心业务有哪些?
比如某金融科技公司,产业链生态可用图示描述:
基于产业链生态图,说明公司所处的生态位。
比如是金融科技公司,在监管层面拥有哪些业务资质,为需求方个人或企业提供哪些价值服务,核心的业务有哪些(如信贷业务、风控技术输出等),与传统银行、技术服务商是如何协作的。
二、商业模式/管理模式
目的:
帮助自己与业务理清总体的业务运作模式,识别目标客户、核心业务链、核心价值活动。
以此把握业务重点,明确业务目标,为业务与产品方案的提出明确方向和重点。避免陷入细节、方向走偏。
(PS:陷入细节、方向走偏是80%的产品经理容易犯的错误。)
技巧:
把握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目标客户、核心价值、盈利模式,将其用图示描述清楚(可用ppt或visio绘图),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
例如:某金融科技公司商业模式
盈利模式:通过给普罗大众与微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获取利息收入;通过给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客户与技术产品或方案,获取数据与技术收入。
三、业务主流程
目的:
帮助自己与业务同事找到并理清核心业务链路,识别关键业务,理清业务模块的上下游关系,拉通部门间主要协作关系。
这基本决定了系统产品的核心架构、核心业务流与数据流。
技巧:
基于公司商业模式与自身对行业/公司业务的理解,围绕着“供需连”三者的业务交易,将完整业务闭环必经的业务节点理清,并按执行的先后顺序排列连接。
如果对公司业务了解不深,可以下载行业报告(如从艾瑞网获取)进行参考,再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及确认。
PS:“供需连”中的“供”指“产品或服务供应商”,“需”指“需求方”,“连”指将供需两端进行交易连接的业务主体,比如金融科技公司将资金供应方与消费者进行了连接。
假设你负责的是消费信贷业务,那么你可参考如下示例输出业务主流程:
来源:艾瑞咨询消费金融研究报告
总结:公司概述、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业务主流程均是从公司整体业务层面去剖析,帮助我们建立整体业务视图、理清业务主线、清晰业务目标。
有此基础,在具体需求分析时,我们才具备全面且深入洞察业务痛点、提出符合公司目标与现状的业务解决方案。
四、需求与业务痛点分析
目的:
帮助你还原业务场景,洞察需求背后真实的业务问题,回到问题本身去思考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巧:
(1)还原需求背后的业务场景,列举出来
(2)识别业务场景中的业务主体(B端或C端),并把主体之间的业务交互图示化
(3)识别业务交互过程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与核心痛点
(4)明确此需求拟解决的具体痛点问题,后续聚焦痛点提出有效的业务方案,形成产品方案的根基。
比如:某金融科技公司,支付业务部门提出要增加商户分账功能。为深入分析此需求,按照上述4步逐渐理清。
(1)业务场景还原。
与业务沟通,发现需求源于如下场景:即家电公司售后中心统一收取消费者支付售后服务费(含用信贷额度支付),然后根据订单处理主体进行层层分账,已完成各级的资金结算。
售后分账场景
(2)识别场景中的业务主体:
付款方:消费者
统一收款方:售后中心
参与分账主体:加盟服务商与加盟网点
(3)各方利益述求与利益痛点
如售后中心:每周需要集中对售后订单进行分账,按独立核算的加盟主体进行归类、核算、结算、对账,需要耗费几个财务人员,数据计算、核实的工作量繁重,急需自动化解决方案。
......以此逐个主体进行分析
(4)核心解决的利益痛点
比如:本次需求重点解决售后中心与服务商的分账问题,其他业务问题在后续解决。以此明确需求范围与方案重点。
五、业务方案与业务流程
目的:
聚焦核心要解决的利益痛点问题,结合公司商业模式与业务主流程,提出合理有效的痛点问题解决方案,这是设计产品方案的根基。
技巧:
(1)对痛点问题涉及的业务主体进行深度调研,收集业务表单与数据报表
(2)基于调研提出业务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案
(3)用流程图将方案呈现
比如:分账问题的解决方案
分账问题解决方案
再输出基于与方案的整体业务流程图:
流程说明:
流程节点 |
业务说明 |
执行部门/岗位 |
输入输出 |
备注 |
售后商城下单 |
消费者在XX售后小程序购买售后服务。平台接收后分配订单到附近售后网点 |
消费者 |
输出:售后订单、售后分配单 |
|
线上支付 |
服务完结后,网点核实费用,并在售后平台录入。由消费者在线上付款 |
售后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六、产品方案
目的:
针对上述业务方案与业务流程,提出系统产品的整体方案思路,并可考虑覆盖同类型的其他业务场景需求。
在产品方案中无需细化到功能(功能细节在需求说明书中详细描述。如何写需求说明书?可见推文:软件产品需求说明书(PRD)模板详解--产品经理必备的文档技能)
技巧:
从场景出发提炼解决此类业务问题的系统产品,将其通用化。
并从产品架构、核心功能规划、系统集成、系统核心数据流角度输出方案。
如针对以上售后分账场景,可提出分账产品的产品设计方案。
分账产品不仅可解决售后分账问题,其他业务场景(如电商销售、B2B采购)的分账问题同样可用此产品解决。
如下用产品架构图可视化产品方案,并辅以文字说明每个子模块的设计目标及核心功能。
分账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总结:
任何产品方案有效的前提,都是对业务场景与业务问题的深入洞察,并想方设法解决某一类业务问题。因为《业务解决方案》是IT业务系统规划设计的根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